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 立题依据 | 第11页 |
2.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中药材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 第11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 第11-12页 |
·多成分的同时定性定量分析 | 第12页 |
·多种有益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 第12-14页 |
3.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丹参药材质量评价的研究 | 第15-59页 |
1. 药材来源 | 第15-16页 |
2. 实验仪器 | 第16页 |
3.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16-17页 |
4. 实验内容 | 第17-59页 |
·性状 | 第17页 |
·鉴别 | 第17-26页 |
·显微鉴别 | 第17-18页 |
·薄层鉴别 | 第18-24页 |
·多种脂溶性成分的薄层鉴别 | 第18-21页 |
·多种水溶性成分的薄层鉴别 | 第21-24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 第24-26页 |
·DNA提取方法 | 第24-25页 |
·PCR扩增 | 第25页 |
·电泳检测 | 第2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26页 |
·检查 | 第26-28页 |
·水分 | 第26-27页 |
·总灰分 | 第27页 |
·酸不溶性灰分 | 第27页 |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 第27-28页 |
·浸出物 | 第28-29页 |
·水溶性浸出物 | 第28页 |
·醇溶性浸出物 | 第28-29页 |
·含量测定 | 第29-59页 |
·UHPLC-PDA定量分析五种水溶性成分 | 第29-40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研究 | 第29-31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1-32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2-33页 |
·方法学研究 | 第33-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LC-ESI-MS/MS定量分析四种脂溶性成分 | 第40-50页 |
·色谱条件 | 第40-41页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41-42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2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2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2-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ICP-MS定量分析八种有益元素 | 第50-59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0-51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1页 |
·微波消解条件及ICP-MS测定条件 | 第51-52页 |
·8种有益元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2-5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1 总结 | 第59页 |
2 展望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综述:中药材质量控制中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61-67页 |
1. 定性分析与样品的制备分离 | 第62-63页 |
2. 定量分析 | 第63-64页 |
3. 综合性的质量评价方法:化学指纹图谱分析 | 第64-65页 |
4. 中药材质量控制进一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 第65-6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示例)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