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利用 | 第10-16页 |
·中间偃麦草的植物学分类 | 第10页 |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学特点 | 第10-11页 |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成 | 第11-12页 |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 第12-16页 |
·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中的外源物质鉴定 | 第16-20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16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16-17页 |
·生物化学标记鉴定 | 第17-18页 |
·原位杂交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细胞学研究 | 第21-22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及荧光原位杂交 | 第22-24页 |
·分子学鉴定 | 第24-26页 |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第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品系13-337的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第26-27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27-28页 |
·原位杂交结果 | 第28-31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第28-29页 |
·顺次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多色基因组原位杂交(mGISH) | 第29-31页 |
·分子标记分析 | 第31-33页 |
4 讨论 | 第33-37页 |
·多种方法结合对普通小麦背景下的外源物质进行鉴定 | 第33-34页 |
·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附加系 | 第34页 |
·品系13-337中的4St-Js染色体 | 第34-35页 |
·品系13-337穗粒数、籽粒长宽比和千粒重与4D和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关联性 | 第35-36页 |
·品系13-337的研究利用价值 | 第36-37页 |
·进一步的研究 | 第37页 |
5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