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 | 第12-13页 |
·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 | 第12页 |
·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的分类 | 第12-13页 |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 | 第13-15页 |
·要素观 | 第13-14页 |
·过程观 | 第14-15页 |
·系统观 | 第15页 |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求解方法 | 第15-17页 |
·顾客知识管理 | 第17页 |
·顾客知识的定义 | 第17页 |
·顾客知识管理 | 第17页 |
·思考的问题 | 第17-20页 |
3 顾客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 | 第20-24页 |
·顾客知识分类 | 第20-21页 |
·顾客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21-24页 |
·顾客需求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21-22页 |
·顾客技术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22-23页 |
·顾客服务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39页 |
·基于顾客知识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 第24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第24-25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5-34页 |
·顾客知识获取能力 | 第25-26页 |
·顾客知识分享能力 | 第26-27页 |
·创新管理能力 | 第27页 |
·研究开发能力 | 第27-28页 |
·生产制造能力 | 第28-29页 |
·市场销售能力 | 第29-31页 |
·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第31-34页 |
·测评方法的确定 | 第34-39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37页 |
·多层次灰色测评方法 | 第37-39页 |
5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第39-50页 |
·企业概况 | 第39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 | 第39-48页 |
·建立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采用多层次灰色分析法进行综合测评 | 第40-48页 |
·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 第50-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研究局限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A 基于顾客知识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
附录B 层次分析法打分表 | 第55-59页 |
附录C 基于顾客知识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