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构筑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0-22页 |
·三氟甲基化反应 | 第10-14页 |
·三氟乙酰基化合物对映选择性的亲核加成 | 第14-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对映选择性合成苯并吡喃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前言 | 第22页 |
·金属催化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苯并吡喃化合物 | 第22-23页 |
·有机催化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苯并吡喃化合物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手性脯氨醇衍生物催化的含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苯并吡喃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25-54页 |
·研究背景 | 第25-28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结果讨论 | 第29-36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9-31页 |
·底物普适性研究 | 第31-33页 |
·含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苯并吡喃化合物ee值的测试 | 第33-34页 |
·放大反应实验及衍生化处理 | 第34-35页 |
·含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苯并吡喃化合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35-36页 |
·机理假设及DFT理论计算 | 第36-37页 |
·反应机理的假设 | 第36页 |
·DFT理论计算 | 第36-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52页 |
·手性脯氨醇衍生物催化剂以及反应底物的合成 | 第37-41页 |
·手性脯氨醇衍生物催化的Ox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一般方法 | 第41页 |
·产物的数据表征 | 第4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基于苯炔参与的含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氧杂蒽的合成研究 | 第54-64页 |
·研究背景 | 第54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54-55页 |
·主要仪器 | 第54-55页 |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结果讨论 | 第55-57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5-56页 |
·底物普适性研究 | 第56-57页 |
·机理假设 | 第57-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3页 |
·制备含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氧杂蒽化合物的通用方法 | 第58页 |
·产物的数据表征 | 第58-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手性脯氨醇衍生物催化的含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喹啉化合物的合成究 | 第64-69页 |
·研究背景 | 第64-65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65页 |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主要试剂 | 第65页 |
·结果讨论 | 第65-68页 |
·三氟乙酰基苯胺的合成 | 第65-66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6-67页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总结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附图 | 第79-152页 |
附图1核磁及高效液相图 | 第79-125页 |
附图 2 DFT计算数据 | 第125-140页 |
附图3晶体数据 | 第140-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