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2页 |
·稻飞虱概述 | 第15-17页 |
·分布 | 第15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危害 | 第16页 |
·稻飞虱大发生的原因 | 第16-17页 |
·温度对稻飞虱的影响 | 第17-19页 |
·温度对稻飞虱的种群消长的影响 | 第17-19页 |
·温度对稻飞虱危害规律的影响 | 第19页 |
·稻飞虱的迁飞特性 | 第19-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2001-2013年我国稻飞虱迁入始见期分析 | 第22-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资料来源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2001-2013年我国白背飞虱迁入始见期的分析 | 第23-25页 |
·2001-2013年我国褐飞虱迁入始见期的分析 | 第25-26页 |
·2000-2013年稻飞虱始见期变化情况 | 第26-29页 |
·2001-2013年褐飞虱迁入始见期与 1977-1995年比较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3 温度对稻飞虱迁飞始见期的影响 | 第33-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资料来源 | 第33-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虫源地轨迹分析 | 第38-45页 |
·虫源地气温 | 第45-47页 |
·虫源地温度与始见期的关系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4 短时高温暴露对褐飞虱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 | 第51-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供试昆虫与寄主植物 | 第52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2-53页 |
·短时高温胁迫对褐飞虱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 第53页 |
·短时高温胁迫对褐飞虱成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 第53页 |
·短时高温胁迫对褐飞虱F1代存活特性和性比的影响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短时高温胁迫对褐飞虱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短时高温胁迫对褐飞虱成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短时高温胁迫对褐飞虱F1代存活特性和性比的影响 | 第57-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5 总结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