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壬基酚的吸附去除实验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激素的概念及来源 | 第10-11页 |
| ·壬基酚的性质 | 第11页 |
| ·壬基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11-12页 |
| ·壬基酚的分布与污染状况 | 第12-13页 |
| ·壬基酚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3-19页 |
| ·生物降解法 | 第13-15页 |
| ·高级氧化法 | 第15-16页 |
| ·吸附法 | 第16-19页 |
|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内容 | 第19-22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0页 |
| ·松针及其吸附性能的应用 | 第20-22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2页 |
| ·实验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24页 |
| ·可能创新点 | 第24-25页 |
| 2 壬基酚的吸附实验 | 第25-30页 |
|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 第25页 |
| ·吸附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 ·吸附剂的表征 | 第26-28页 |
| ·吸附剂的扫描电镜图 | 第26-27页 |
| ·吸附剂的孔隙率 | 第27-28页 |
| ·壬基酚的分析方法讨论 | 第28-30页 |
| ·壬基酚的预处理方法选取 | 第28页 |
| ·壬基酚测定方法的选取 | 第28-29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0页 |
| 3 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 ·壬基酚的去除率和吸附量的计算 | 第30页 |
| ·吸附等温模型 | 第30-31页 |
| ·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31-32页 |
| ·吸附热力学方程 | 第32-33页 |
| 4 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 ·吸附时间对壬基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33页 |
| ·温度的变化对壬基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吸附剂用量对壬基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pH值对壬基酚吸附率的影响 | 第35页 |
| ·吸附等温模型 | 第35-38页 |
|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 第35-36页 |
| ·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 第36-38页 |
| ·松针对壬基酚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38-40页 |
| ·一级动力学分析 | 第38-39页 |
| ·二级动力学分析 | 第39-40页 |
| ·松针对壬基酚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5 松针对壬基酚的动态吸附研究 | 第42-50页 |
| ·动态吸附的简介 | 第42页 |
| ·实验装置 | 第42-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不同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44-50页 |
| ·不同吸附剂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44-46页 |
| ·不同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不同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作者简历 | 第56-5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