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细胞学论文

酿酒酵母中Rab蛋白Vps21及其上下游蛋白在细胞自噬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缩略语第16-19页
前言第19-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40页
 1. 细胞自噬第20-27页
   ·细胞自噬概述第20-21页
     ·细胞自噬的概念第20页
     ·细胞自噬的分类第20-21页
     ·细胞自噬与其他生理和病理过程第21页
   ·酵母中细胞自噬的基本过程及分子机制第21-26页
     ·细胞自噬的诱导第23页
     ·自噬体的形成第23-26页
   ·当前细胞自噬研究中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6-27页
     ·细胞自噬水平的控制第26-27页
     ·自噬体起源和膜的来源第27页
     ·自噬体前体膜的延伸与封口第27页
 2. 酵母中Rab蛋白与囊泡运输第27-34页
   ·Rab蛋白第27页
   ·囊泡运输第27-29页
   ·Rab蛋白调控囊泡运输第29-34页
     ·Rab蛋白的修饰与膜定位第30页
     ·Rab蛋白的激活第30-31页
     ·Rab蛋白招募效应蛋白第31-34页
     ·Rab蛋白的循环第34页
 3. Rab蛋白与细胞自噬第34-38页
   ·Ypt1与细胞自噬第34-35页
   ·Ypt31和Ypt32与细胞自噬第35-36页
   ·Sec4与细胞自噬第36页
   ·Ypt6与细胞自噬第36-37页
   ·Ypt7与细胞自噬第37页
   ·Vps21、Ypt52和Ypt53与细胞自噬第37-38页
 4. 展望第38-40页
第二章 Vps21参与细胞自噬第40-7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55页
   ·菌株与质粒第40-42页
     ·酵母菌株第40-42页
     ·质粒第42页
   ·培养基第42页
   ·试剂第42-43页
   ·仪器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55页
     ·酵母相关遗传操作第43-46页
     ·大肠杆菌相关操作第46-48页
     ·基因克隆第48-50页
     ·荧光观察第50-51页
     ·Western blot第51-52页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第52-54页
     ·透射电镜(TEM)第54-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7页
   ·vps21△菌株中Cvt途径和非选择性细胞自噬均受阻第55-57页
   ·vps21△菌株中GFP-Atg8堆积成新月状结构第57-59页
   ·vps21△菌株中GFP-Atg8的堆积过程第59-61页
   ·Ypt52和Ypt53缺失不产生自噬缺陷第61-62页
   ·透射电镜结果显示vps21△细胞中自噬体成簇堆积在液泡边沿第62-64页
   ·vps21ts突变体中也存在自噬缺陷第64-66页
   ·vps21△菌株中GFP-Atg8的分布与ypt7△不同第66-67页
 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4. 本章讨论第68-70页
第三章 Vps9作为Vps21的GEF参与细胞自噬第70-8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0-72页
   ·菌株与质粒第70-71页
     ·酵母菌株第70-71页
     ·质粒第71页
   ·培养基第71页
   ·试剂第71页
   ·仪器第71页
   ·实验方法第71-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77页
   ·Vps9缺失导致与Vps21缺失相似的自噬缺陷第72-74页
   ·过量表达Vps21可以抑制vps9△菌株中的自噬缺陷第74-75页
   ·过量表达Vps21不能抑制vps9△muk1△双突变体中的自噬缺陷第75-77页
 3. 本章小结第77页
 4. 本章讨论第77-80页
第四章 Vps21的下游效应物参与细胞自噬第80-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0-82页
   ·菌株与质粒第81页
     ·酵母菌株第81页
     ·质粒第81页
   ·培养基第81页
   ·试剂第81-82页
   ·仪器第82页
   ·实验方法第82页
     ·酵母相关遗传操作第82页
     ·大肠杆菌相关操作第82页
     ·荧光观察第82页
     ·Western blot第8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2-86页
   ·Vps21下游效应物突变体中存在与vps21△菌株相似的自噬缺陷第82-83页
   ·Vps21和Ypt7效应复合体共有亚基突变体中GFP-Atg8表型不同于vps21△和ypt7△菌株第83-86页
 3. 本章小结第86-87页
 4. 本章讨论第87-88页
第五章 Vps21模块参与细胞自噬的机制第88-11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4页
   ·菌株与质粒第88-91页
     ·酵母菌株第88-90页
     ·质粒第90-91页
   ·培养基第91页
   ·试剂第91页
   ·仪器第91页
   ·实验方法第91-94页
     ·酵母相关遗传操作第91页
     ·大肠杆菌相关操作第91页
     ·基因克隆第91页
     ·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Y2H)第91-93页
     ·荧光观察第93页
     ·Western blot第93页
     ·蛋白酶保护实验(proteinase protection assay)第93-9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4-107页
   ·Vps21定位于PAS位点且在下游效应物突变体中的定位增强第94-96页
   ·酵母双杂交筛选结果显示Vps21模块蛋白与自噬相关蛋白存在互作第96-97页
   ·Vps21和Vps8与PI3K复合体亚基的互作第97-99页
   ·Vps21模块蛋白缺失导致Vps34定位到PAS减少第99-100页
   ·Vps8的N端结构域缺失后不能与Vps34互作第100-103页
   ·Vps8结构域EFF和C-term缺失不能抑制vps8△菌株中Vps34的错误定位第103页
   ·Vps8结构域EFF和C-term缺失不能抑制vps8△菌株的自噬缺陷第103-105页
   ·Vps21模块蛋白缺失菌株中堆积的自噬体未封口第105-106页
   ·Vps21模块参与细胞自噬的可能机制第106-107页
 3.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4. 本章讨论第108-110页
全文总结第110-112页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112-114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8页
附录一 培养基、常备试剂与缓冲液的配制第128-136页
附录二 本论文中用到的引物第136-142页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丁草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研究及其N-脱烷基酶基因的克隆
下一篇:中国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及其特异性共生菌株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