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猪细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以及PPV3VP2蛋白免疫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猪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3-37页
 (一) 猪细小病毒1型第13-26页
  1 PPV1病原学特性第13-21页
   ·病毒分类第13-14页
   ·病毒形态与理化特性第14页
   ·PPV1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4-17页
   ·抗原性第17页
   ·PPV1致病性与组织嗜性第17-19页
   ·PPV1体外培养特性第19页
   ·PPV1流行病学特性第19-21页
  2 PPV1诊断方法第21-23页
   ·病毒分离第21页
   ·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第21页
   ·中和试验(SN)第21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21-22页
   ·乳胶凝集试验(LAT)第22页
   ·胶体金标记技术(SECGA)第22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PCR)第22页
   ·核酸探针技术第22-23页
   ·免疫荧光技术(IFA)第23页
  3 PPV1疫苗研究第23-26页
   ·弱毒疫苗第23-24页
   ·灭活疫苗第24-25页
   ·基因工程疫苗第25-26页
 (二) 猪细小病毒2型第26页
 (三) 猪细小病毒3型第26-27页
 (四) 猪细小病毒4型第27-28页
 (五) 猪类博卡病毒第28-29页
 (六) 猪博卡病毒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7页
第二章 新型猪细小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第37-55页
 摘要第37-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材料第38-39页
     ·病料第38-39页
     ·试剂第39页
   ·方法第39-41页
     ·DNA的提取第39页
     ·PCR检测第39-40页
     ·序列测定第40-41页
 2 结果第41-45页
   ·PCR结果第41-44页
     ·PPV2感染情况第41-42页
     ·PPV3感染情况第42页
     ·PPV4感染情况第42页
     ·PBo-likeV感染情况第42-43页
     ·PBoV感染情况第43-44页
   ·测序结果第44-45页
     ·PPV2变异程度第44-45页
     ·PPV3变异程度第45页
     ·PPV4变异程度第45页
     ·PBo-likeV变异程度第45页
     ·PBoV变异程度第45页
 3 讨论第45-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ABSTRACT第54-55页
第三章 猪细小病毒3型VP2蛋白的原核表达与免疫特性研究第55-73页
 摘要第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63页
   ·材料第55-56页
     ·实验动物第55-56页
     ·主要试剂第56页
   ·方法第56-63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56-59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59页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59页
     ·重组蛋白的表达第59-61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61-62页
     ·小鼠免疫试验第62-63页
 2 试验结果第63-70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63-65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63页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第63-65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65页
   ·重组蛋白的表达第65-68页
     ·重组蛋白的表达鉴定第65-66页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66-68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68-69页
   ·抗体效价测定第69-70页
 3 讨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ABSTRACT第72-73页
第四章 猪细小病毒3型VP2蛋白的真核表达与免疫特性研究第73-95页
 摘要第73-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83页
   ·材料第74-75页
     ·实验动物第74页
     ·主要试剂第74-75页
   ·方法第75-83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75-77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77-78页
     ·重组Bacmid的构建与鉴定第78-79页
     ·重组杆状病毒的获得与扩增第79-80页
     ·重组蛋白在Sf9细胞中的表达和鉴定第80-81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81页
     ·免疫特性的研究第81-83页
 2 试验结果第83-90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83-84页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第83-84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84页
   ·重组Bacmid的PCR鉴定第84-86页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86-87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87-89页
   ·真核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第89-90页
     ·抗体效价的测定第89页
     ·细胞因子浓度的测定第89-90页
 3 讨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ABSTRACT第94-95页
第五章 猪细小病毒3型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第95-111页
 摘要第9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5-98页
   ·材料第95-96页
     ·抗原与抗体第95-96页
     ·试剂与仪器第96页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第96-98页
     ·标准阴阳性血清的筛选第96页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筛选第96页
     ·最佳抗原包被条件的筛选第96-97页
     ·最佳封闭液的筛选第97页
     ·最佳封闭条件的筛选第97页
     ·最佳一抗作用条件的筛选第97页
     ·二抗最佳作用浓度的筛选第97页
     ·二抗最佳作用条件的筛选第97页
     ·最佳底物显色条件的筛选第97页
     ·临界值的确定第97-98页
   ·特异性试验第98页
   ·重复性试验第98页
     ·批内重复性试验第98页
     ·批间重复性试验第98页
   ·临床样品的检测第98页
 2 结果第98-105页
   ·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第98-103页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98-99页
     ·抗原最佳包被条件的确定第99页
     ·最佳封闭液的确定第99-100页
     ·最佳封闭条件的确定第100页
     ·最佳血清作用条件的确定第100-101页
     ·HRP-SPA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101页
     ·HRP-SPA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第101-102页
     ·TMB最佳显色条件的确定第102页
     ·临界值的确定第102-103页
   ·特异性试验第103页
   ·重复性试验第103-104页
     ·批内重复性试验第103-104页
     ·批间重复性试验第104页
   ·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第104-105页
 3 讨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ABSTRACT第109-111页
全文总结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捻转血矛线虫精氨酸激酶的克隆表达及其抗原特性分析
下一篇: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导剂2-脱氧-D-葡萄糖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