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大众文化勃兴中的视觉转向 | 第12-13页 |
·消费主义时代的市场逻辑介入 | 第13-14页 |
·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正确认识现代体育的文化属性 | 第14-15页 |
·重新定位现代体育的审美功能 | 第15-16页 |
·重新构建现代体育的审美功能 | 第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 | 第16-18页 |
·美国学者关于大众文化的辩论 | 第18-20页 |
·伯明翰学派的当代文化研究 | 第20-22页 |
·国内大众文化研究 | 第22-23页 |
·体育学界的大众文化研究 | 第23-26页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6-27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7页 |
·观察法 | 第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27-158页 |
·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51页 |
·本雅明、鲍德立亚等人的"图像时代"表述 | 第27-34页 |
·巴赫金的"狂欢诗学" | 第34-40页 |
·后现代"身体美学"的审美立场 | 第40-47页 |
·费瑟斯通等人的"消费主义"研究 | 第47-5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51-65页 |
·现代体育及其相关概念的选取和界定 | 第51-53页 |
·大众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第53-58页 |
·视觉化及其相关概念 | 第58-65页 |
·现代体育的视觉表征 | 第65-81页 |
·体育视觉化时代的到来 | 第65-68页 |
·身体符号的视觉隐喻 | 第68-75页 |
·体育图景的观者意义 | 第75-81页 |
·现代体育美学流变的影响因素 | 第81-99页 |
·大众文化对现代体育的审美调适 | 第81-86页 |
·消费主义对现代体育的情境设置 | 第86-92页 |
·大众传媒对现代体育的重新塑造 | 第92-99页 |
·体育审美泛化的当代意义 | 第99-108页 |
·审美价值的多元化格局 | 第100-101页 |
·大众选择的多样性满足 | 第101-103页 |
·崇高隐退的世俗化意义 | 第103-107页 |
·身体维度的消费性追求 | 第107-108页 |
·体育视觉转向中的价值批判 | 第108-155页 |
·市场操控的自由假象——资本拜物批判 | 第109-119页 |
·理想飘摇的身体展演——消费伦理批判 | 第119-127页 |
·消费社会的媚俗取向——暴力美学批判 | 第127-132页 |
·功利主义的人文危机——工具理性批判 | 第132-140页 |
·体育世界的权力帝国——话语霸权批判 | 第140-149页 |
·国家主义的政治体育——权力美学批判 | 第149-155页 |
·现代体育审美的意义思考 | 第155-158页 |
·恢复对崇高与永恒的敬畏 | 第155-156页 |
·捍卫精神与理想的至上 | 第156-157页 |
·重建现代体育的价值坐标 | 第157-15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158-162页 |
·结论 | 第158-159页 |
·建议 | 第159-160页 |
·研究不足与改进 | 第160-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