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 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的内涵 | 第9-13页 |
(一) 微博 | 第9-10页 |
(二) 公共参与 | 第10-11页 |
(三) 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 | 第11-13页 |
二、 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兴起的条件 | 第13-18页 |
(一) 现实因素——客观基础 | 第13-15页 |
(二) 微博的魅力——必要条件 | 第15-16页 |
(三) 大学生的需要——内在动力 | 第16-18页 |
三、 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现状 | 第18-29页 |
(一) 基本状况 | 第18-21页 |
(二) 主要特点 | 第21-25页 |
(三) 主要问题 | 第25-29页 |
四、 大学生有序微博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 第29-37页 |
(一)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 | 第29-31页 |
(二)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参与素质和参与能力 | 第31-32页 |
(三) 加强情绪管理和观念引导,培养理性思维和包容精神 | 第32-33页 |
(四) 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增强话语权和行动力 | 第33-34页 |
(五) 畅通现实参与路径,提高微博公共参与效能 | 第34-35页 |
(六)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