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长春市工业空间形态与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目标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理论意义第14页
     ·实践意义第14-15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研究范围及内容框架第15-17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页
   ·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7-18页
     ·研究重点第17页
     ·研究难点第17-18页
2 基础理论研究第18-26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工业空间第18-19页
     ·城市功能第19页
   ·相关理论介绍第19-22页
     ·工业区位理论第19-20页
     ·产业集聚理论第20-21页
     ·城市功能分区理论第21-22页
     ·土地经济学理论第2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2-2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22-23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3-26页
3 长春市工业空间时空演变历程研究第26-43页
   ·长春概况第26-27页
   ·新中国成立前长春城市空间演变(1800-1948)第27-30页
     ·城市空间的出现(1800-1897)第27-28页
     ·城市空间初步发展时期(1898-1930)第28-29页
     ·城市空间框架形成时期(1931-1948)第29-30页
   ·计划经济时期长春工业空间发展(1949-1987)第30-33页
     ·工业空间形态奠定时期(1949-1978)第30-32页
     ·工业空间集聚发展时期(1978-1987)第32-33页
   ·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工业空间新格局(1988 至今)第33-35页
     ·工业空间快速扩展时期(1988-1995)第33-34页
     ·工业空间优化调整时期(1996 至今)第34-35页
   ·1995-2011 年工业空间变化分析第35-43页
     ·数据的获取第35-37页
     ·工业用地重心变化特征分析第37-38页
     ·工业用地“中心-外围”变化分析第38-41页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第41-43页
4 长春市工业空间布局的现状特征分析第43-61页
   ·工业空间布局的总体特征分析第43-44页
   ·工业空间整体指标特征分析第44-47页
     ·重心与中心比较第44-45页
     ·不同大小地块的布局特征分析第45-47页
   ·工业空间的“中心-外围”分异特征研究第47-49页
   ·长春市工业空间类型区的划分与特征分析第49-59页
     ·长春市工业空间类型区的划分第49-53页
     ·各类型区工业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第53-58页
     ·各类型区工业空间相互关系分析第58-59页
   ·长春市工业空间存在的问题第59-61页
     ·南北差距明显第59页
     ·“退二进三”不足第59页
     ·集聚水平不高第59页
     ·近域扩散问题突出第59-60页
     ·开发区布局散乱第60-61页
5 长春市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关系研究第61-81页
   ·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研究第61-62页
     ·工业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与作用第61页
     ·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第61-62页
   ·长春市工业空间与居住、服务空间关系分析第62-78页
     ·三大用地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第62-64页
     ·“中心-外围”变化关系分析第64-69页
     ·片区划定与分析第69-75页
     ·典型片区城市空间演变研究第75-76页
     ·长春市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第76-78页
   ·长春市工业空间与交通空间相互作用研究第78-81页
     ·工业空间与交通空间相互作用分析第78页
     ·长春市交通空间现状分析第78-79页
     ·工业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第79-80页
     ·工业空间与交通空间存在问题与调控第80-81页
6 长春市工业空间形成机制分析第81-85页
   ·行政机制第81-82页
   ·市场机制第82页
   ·规划机制第82-83页
   ·交通机制第83-84页
   ·路径依赖和技术创新机制第84页
   ·自然环境与生态机制第84-85页
7 长春市工业空间发展趋势与调控研究第85-88页
   ·长春市工业空间发展趋势分析第85-86页
     ·郊区化的发展趋势第85页
     ·交通导向下的发展趋势第85页
     ·开发区内聚集的发展趋势第85页
     ·老城区优化调整的发展趋势第85-86页
   ·长春市工业空间调控对策与建议第86-88页
     ·强调“内涵式”增长第86页
     ·构建“分散化的集中”式工业空间第86页
     ·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组织方式第86-87页
     ·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87页
     ·加强外围耕地与生态系统保护第87-8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主要结论第88-89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89页
   ·不足与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后记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市交通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耦合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乡村地域功能分异特征及其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