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Engine的校园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三维GIS的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 ·主流的三维GIS平台 | 第14-15页 |
| ·三维GIS的应用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三维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2 三维GIS的基本理论 | 第19-32页 |
| ·三维GIS的基本概念 | 第19-23页 |
| ·三维GIS的定义 | 第19页 |
| ·三维GIS的特点 | 第19-20页 |
| ·三维GIS的功能 | 第20页 |
| ·三维GIS数据模型 | 第20-23页 |
| ·三维建模方法 | 第23-26页 |
| ·基于二维GIS图形的建模 | 第23-24页 |
| ·基于遥感影像的建模 | 第24-25页 |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建模 | 第25-26页 |
| ·基于CAD的建模 | 第26页 |
| ·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技术 | 第26-30页 |
| ·三维模型可视化流程 | 第27页 |
| ·可视化过程中的变换 | 第27-28页 |
| ·三维裁剪 | 第28-29页 |
| ·细节层次模型(LOD) | 第29页 |
| ·纹理映射技术 | 第29-30页 |
|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0-31页 |
| ·三维GIS的空间分析 | 第30-31页 |
| ·三维GIS的网络化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地理数据组织 | 第32-48页 |
| ·数据准备和组织思路 | 第32-34页 |
| ·数据的主要类型 | 第32-34页 |
| ·数据整理的基本思路 | 第34页 |
| ·二维数据的处理 | 第34-36页 |
| ·CAD向要素类转换 | 第34-35页 |
| ·DOM的配准 | 第35-36页 |
| ·三维模型的构建 | 第36-40页 |
| ·Google SketchUp简介 | 第36-37页 |
| ·二维到三维的导出 | 第37-38页 |
| ·纹理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 ·纹理粘贴 | 第39-40页 |
| ·部件构造 | 第40页 |
|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第40-47页 |
| ·Geodatabase简介 | 第40-41页 |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41-46页 |
| ·三维模型导入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数字化校园系统实现 | 第48-63页 |
| ·需求分析 | 第48-49页 |
| ·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 | 第49-51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9页 |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49-50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0-51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1-52页 |
| ·硬件环境 | 第51页 |
| ·开发模式 | 第51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1-52页 |
| ·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52-62页 |
| ·三维场景管理 | 第52-53页 |
| ·最短路径分析 | 第53-54页 |
| ·二三维联动浏览 | 第54-56页 |
| ·缓冲区分析 | 第56-57页 |
| ·三维量测 | 第57-58页 |
| ·信息查询功能 | 第58-59页 |
| ·通视分析 | 第59-60页 |
| ·基本浏览工具 | 第60-61页 |
| ·统计图的制作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作者简历 | 第67-6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