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7页 |
·极地微生物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极地生物对温度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冷激/热激蛋白 | 第14-17页 |
·冷适应蛋白 | 第17-19页 |
·假定蛋白 | 第19页 |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与假定蛋白基因的发现 | 第19-22页 |
·基因组学 | 第19-20页 |
·转录组学与假定蛋白基因的发现 | 第20-22页 |
·假定蛋白的功能探究 | 第22-25页 |
·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假定蛋白基因PSYCG_03870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响应 | 第27-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3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28-29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9页 |
·引物设计与基因全长的获取 | 第29页 |
·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30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页 |
·表达载体pET22b和目的基因的连接和转化 | 第30页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30页 |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0页 |
·胁迫处理 | 第30-31页 |
·参比基因/蛋白的确定 | 第31-32页 |
·qRT-PCR | 第32页 |
·Western blotting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4页 |
·假定蛋白基因PSYCG_03870的序列分析 | 第33-36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假定蛋白PSYCG_03870在重组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 第37-38页 |
·菌株G在不同温度/盐度胁迫下的生长曲线 | 第38-40页 |
·在mRNA水平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应答特征 | 第40-42页 |
·在蛋白水平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应答特征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假定蛋白基因PSYCG_10180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响应 | 第47-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4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7页 |
·引物设计与基因全长的获取 | 第47-48页 |
·基因序列分析 | 第48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页 |
·表达载体pET22b和目的基因的连接和转化 | 第48页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48页 |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8-49页 |
·胁迫处理 | 第49页 |
·参比基因/蛋白的确定 | 第49页 |
·qRT-PCR | 第49页 |
·Western blotting | 第49页 |
·重组菌株pET22b+ PSYCG_10180的抗冻活性测定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60页 |
·假定蛋白基因PSYCG_10180的序列分析 | 第49-53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假定蛋白PSYCG_10180在重组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 第54-55页 |
·在mRNA水平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应答特征 | 第55-57页 |
·在蛋白水平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应答特征 | 第57-59页 |
·重组菌株的抗冻融活性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假定蛋白基因PSYCG_06740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响应 | 第63-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菌株、培养基与试剂 | 第63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3页 |
·引物设计与基因全长的获取 | 第63-64页 |
·基因序列分析 | 第64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4页 |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64-65页 |
·胁迫处理 | 第65页 |
·参比基因/蛋白的确定 | 第65页 |
·qRT-PCR | 第65页 |
·Western blotting | 第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75页 |
·假定蛋白基因PSYCG_06740的序列分析 | 第65-69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9-70页 |
·假定蛋白PSYCG_06740在重组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 第70-71页 |
·在mRNA水平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应答特征 | 第71-73页 |
·在蛋白水平上对温度/盐度胁迫的应答特征 | 第73-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总结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附录 | 第91-93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