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概述 | 第12页 |
·植物RALF | 第12-16页 |
·植物RALF的发现 | 第13页 |
·RALF的同源基因及特征 | 第13-15页 |
·RALF多肽的结构 | 第15-16页 |
·植物RALF的表达 | 第16-17页 |
·植物RALF的受体研究 | 第17-18页 |
·植物RALF的生理功能 | 第18-20页 |
·引起培养基的碱化 | 第18页 |
·激活胞内MAPK | 第18页 |
·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路线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桑树RAL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页 |
·材料 | 第22页 |
·主要使用生物学软件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桑树快速碱化因子相关基因的鉴定 | 第22-23页 |
·桑树快速碱化因子基因的基本信息及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23页 |
·桑树RALF基因多序列比对和二级结构预测 | 第23页 |
·桑树RALF基因进化分析、基因结构与转录调控元件预测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桑树RALF基因的特征 | 第23-25页 |
·桑树RALF基因信息学分析 | 第25-28页 |
·桑树RALF相关基因上游转录位点分析 | 第28-30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桑树RALF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 第32-46页 |
·材料与数据 | 第32-34页 |
·材料 | 第32页 |
·主要使用试剂及相关溶液配制方法 | 第32-34页 |
·主要使用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40页 |
·粤桑幼苗的培养 | 第34-35页 |
·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35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5-36页 |
·桑树RALF家族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36-38页 |
·内参引物Mn(a)GAPDH检测cDNA质量 | 第38-39页 |
·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川桑和粤桑各组织cDNA的制备及质量检测 | 第40-41页 |
·桑树RALF基因克隆 | 第41-42页 |
·RALF基因在粤桑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42-45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桑树RALF基因的胁迫诱导表达分析 | 第46-5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6页 |
·植物材料 | 第46页 |
·主要使用试剂 | 第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桑树幼苗的培养和胁迫处理 | 第46-47页 |
·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47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47-48页 |
·内参引物Mn(a)GAPDH检测cDNA质量 | 第48页 |
·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5页 |
·粤桑叶经过不同胁迫处理的cDNA的制备及质量检测 | 第48-49页 |
·机械损伤、家蚕咬食、茉莉酸甲酯处理下桑树RALF基因在粤桑中的表达分析 | 第49-55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