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论文--毛泽东、邓小平经济思想论文

建国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四次转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7-11页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第7页
  (一)理论意义第7页
  (二)实践意义第7页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第7-11页
  (一)国内现状研究第7-9页
  (二)难点与创新之处第9-11页
第一章 第一次转折: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并提出过渡时期总方针第11-18页
 一、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背景第11-14页
  (一)国内的历史发展使之成为必然第11-12页
  (二)国际环境的影响第12-13页
  (三)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发生变化第13-14页
 二、过渡时期方针的提出与实施第14-18页
  (一)过渡时期总方针的内容与实践第14-15页
  (二)此次转折在实践中的影响第15-18页
第二章 第二次转折:经济发展的视角转向农村并提出农业合作化的经济方针第18-24页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第18-21页
  (一)国内工业发展需求与落后的农业日益矛盾第18页
  (二)农村两极分化的发展第18-19页
  (三)农业改造并没有完全成功第19页
  (四)毛泽东在革命过程中的理论经验和个人素养第19-20页
  (五)国际环境的影响第20-21页
 二、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第21-24页
  (一)农业合作化的内容第21页
  (二)农业合作化的实施第21-22页
  (三)农业合作化的兴起在实践中的影响第22-24页
第三章 第三次转折:错误估计经济形势,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第24-31页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思想提出的原因第24-27页
  (一)中国逐渐脱离苏联模式第24-25页
  (二)毛泽东个人对经济形势的错误认识第25-26页
  (三)与国际脱轨,错误高估人的主观能动性第26-27页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实践情况第27-31页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及推进第27-28页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对经济建设的影响第28-31页
第四章 第四次转折:“大跃进”后的全面调整以及文化大革命第31-36页
 一、“大跃进”的调整以及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第31-34页
  (一)公社化运动带来发展的同时并没有达到人民群众的预期第31-32页
  (二)党内分歧误导毛泽东错误判断社会矛盾第32-33页
  (三)毛泽东对于农村经济具有一定的空想成分第33-34页
 二、“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调整第34-36页
  (一)此次经济调整的内容第34-35页
  (二)此次变化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第35-36页
结语 建国后毛泽东经济思想四次转折的认识与反思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后记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