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植物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内容 | 第19-24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 ·气候水文 | 第19页 |
| ·植被土壤 | 第19-20页 |
| ·森林资源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乔灌草叶片与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20-21页 |
| ·陕西省不同区域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21页 |
| ·陕西省主要树种叶片与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野外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 ·室内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2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乔灌草叶片与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24-31页 |
| ·乔灌草叶片与凋落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统计特征 | 第24-26页 |
| ·乔灌草叶片与凋落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 | 第26-28页 |
| ·地理因子对乔灌草叶片与凋落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陕西省不同区域植物叶片与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31-38页 |
| ·不同区域常绿和针叶树种叶片与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31-34页 |
| ·不同区域常绿和针叶树种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31-33页 |
| ·不同区域常绿和针叶树种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33-34页 |
| ·陕西省不同区域乔灌草叶片与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34-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陕西省主要树种叶片与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38-43页 |
| ·不同科树种叶片与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38-40页 |
| ·不同栎类树种叶片与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40-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陕西省主要树种叶片与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因素 | 第43-56页 |
| ·环境因子对主要树种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43-49页 |
| ·环境因子对不同科树种叶片C含量及C:N、C:P比值的影响 | 第43-45页 |
| ·环境因子对不同科树种叶片N、P含量及N:P比值的影响 | 第45-47页 |
| ·环境因子对不同栎类树种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47-49页 |
| ·环境因子对主要树种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49页 |
| ·环境因子对主要树种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49-54页 |
| ·环境因子对不同科树种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49-52页 |
| ·环境因子对不同栎类树种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52-53页 |
| ·环境因子对主要树种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