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1 绪论 | 第13-21页 |
|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覆岩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沿空掘巷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创新点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2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第21-29页 |
| ·工程概况 | 第21页 |
| ·工程地质特征 | 第21-24页 |
| ·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 | 第21-22页 |
| ·煤层条件 | 第22-23页 |
| ·地质构造特征 | 第23页 |
| ·综采地质条件评价 | 第23页 |
| ·工作面参数汇总 | 第23-24页 |
| ·围岩采样及测试内容 | 第24页 |
| ·采样地点 | 第24页 |
| ·钻孔取芯参数 | 第24页 |
| ·测试内容 | 第24-27页 |
| ·试件加工与测试 | 第24页 |
| ·试件数量 | 第24页 |
|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上覆岩层结构分析与理论研究 | 第29-43页 |
| ·“O”型覆岩空间结构 | 第29-31页 |
| ·“O-S”型覆岩空间结构 | 第31-33页 |
| ·“S”型覆岩空间结构 | 第33-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4 上覆岩层结构运移和应力特征变化的FLAC数值模拟研究 | 第43-63页 |
| ·软件简介 | 第4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 ·模拟过程简介 | 第43-44页 |
| ·岩层属性 | 第44页 |
| ·模拟具体步骤 | 第44-45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 ·3801工作面和3802工作面开挖后侧向应力剖面线 | 第48-49页 |
| ·3801工作面和3802工作面开挖后侧向应力分布 | 第49-56页 |
| ·“S”型覆岩结构数值反演 | 第56-58页 |
| ·控制原则 | 第58-59页 |
| ·控制方案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5 工程验证 | 第63-69页 |
| ·矿压监测与效果评价 | 第63-67页 |
| ·监测内容与仪器 | 第63页 |
| ·监测站位置 | 第63页 |
| ·监测仪器布置 | 第63-65页 |
| ·效果评价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 ·不足之处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7-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