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红枫湖疏浚底泥中重金属的植物修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33页
   ·湖泊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第13-17页
     ·湖泊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第13-14页
     ·湖泊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第14-16页
     ·重金属污染湖泊底泥的处置第16-17页
   ·重金属污染疏浚底泥的治理技术第17-21页
     ·物理修复第17-19页
     ·化学修复第19-20页
     ·生物修复第20-21页
   ·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植物修复第21-26页
     ·植物修复的发展与概念第21-22页
     ·植物修复的类型第22-25页
     ·植物修复的优势和局限性第25-26页
   ·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第26-31页
     ·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强化植物修复第26-27页
     ·菌根技术强化植物修复第27页
     ·螯合诱导技术强化植物修复第27-31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2-3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3-43页
   ·试剂与药品第33-35页
   ·主要仪器第35页
   ·供试植物第35页
   ·研究方法第35-43页
     ·重金属总量的分析第35-36页
     ·底泥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第36-40页
     ·底泥中酶活性的测定第40-42页
     ·供试底泥的采集及预处理第42页
     ·底泥pH的测定第42页
     ·植物的栽种方法与样品的处理第42-43页
     ·数据处理第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3-64页
   ·红枫湖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第43-44页
   ·不同植物对红枫湖底泥的修复效果第44-52页
     ·7 种牧草植物的植株干重测量第44-45页
     ·植物各部位吸收积累的重金属含量第45-49页
     ·植物对重金属的转移和富集第49-50页
     ·植物修复前后底泥中重金属总量的变化第50-52页
   ·黑麦草连续三茬的种植方式对红枫湖底泥中重金属的修复影响第52-54页
     ·三茬后的黑麦草对红枫湖底泥中重金属的积累第52-53页
     ·黑麦草三茬种植后红枫湖疏浚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第53-54页
   ·玉米修复的根际作用第54-59页
     ·玉米不同部位吸收积累底泥中重金属的差异第55-56页
     ·玉米不同部位对底泥中重金属的转移和富集第56-57页
     ·玉米根际底泥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第57-58页
     ·玉米根际底泥中酶活性的变化第58-59页
   ·不同浓度的EDDS对植物修复红枫湖底泥中重金属的影响第59-64页
     ·不同浓度的EDDS对高羊茅的生物量的影响第60-61页
     ·不同浓度的EDDS对底泥中p H的影响第61页
     ·不同浓度的EDDS对高羊茅富集底泥中重金属的影响第61-62页
     ·不同浓度的EDDS对根际底泥中微生物的影响第62-63页
     ·不同浓度的EDDS对根际底泥中酶活性的影响第63-64页
第四章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苗族传统艺术元素为题材的餐具设计研究
下一篇:贵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