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县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2章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 第19-24页 |
| ·环境资源的特征 | 第19-20页 |
| ·环境资源的公共性 | 第19页 |
| ·环境主体的有限理性 | 第19-20页 |
| ·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 | 第20页 |
| ·环境污染治理理论 | 第20-24页 |
| ·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失灵 | 第20-21页 |
| ·环境污染治理的政府失灵 | 第21-22页 |
| ·环境污染的治理 | 第22-24页 |
| 第3章吴桥县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污染现状 | 第24-31页 |
| ·吴桥县中小企业现状 | 第24-27页 |
| ·吴桥县中小企业行业分布现状 | 第24-26页 |
| ·中小企业产值及利润水平现状 | 第26页 |
| ·中小企业税收贡献度现状 | 第26-27页 |
| ·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现状 | 第27-31页 |
| ·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总体情况 | 第27-28页 |
| ·中小企业污染源分布 | 第28-31页 |
| 第4章吴桥县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与效果 | 第31-37页 |
| ·吴桥县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 第31-33页 |
| ·严查中小企业污染物排放 | 第31页 |
| ·依法关闭了高污染企业 | 第31-32页 |
| ·建立了多部门联查监督机制 | 第32页 |
| ·引进了生物生态企业 | 第32-33页 |
| ·吴桥县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 第33-37页 |
| ·降低了污染物增长量 | 第33-34页 |
| ·加强了污染源和建设项目的管理 | 第34-35页 |
| ·实现了中小企业进园区 | 第35页 |
| ·开发了绿色能源项目 | 第35-37页 |
| 第5章吴桥县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 | 第37-42页 |
| ·中小企业治污能力低 | 第37-38页 |
| ·治理成本与收益约束 | 第37页 |
| ·知识信息与技术约束 | 第37-38页 |
| ·专业人员与管理能力约束 | 第38页 |
| ·政府部门监管中小企业困难 | 第38-39页 |
| ·制度层面的缺陷导致政府部门治理遭遇失灵 | 第39-40页 |
| ·经济利益与公共责任之间冲突导致执法困难 | 第40-42页 |
| 第6章加强吴桥县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42-49页 |
|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 第42-43页 |
| ·转变注重GDP轻环境保护的思想 | 第42页 |
| ·实现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 | 第42-43页 |
| ·改造中小企业技术引进清洁生产 | 第43-46页 |
| ·加强法律法规的宏观推动作用 | 第44页 |
| ·强化政府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 | 第44页 |
| ·设立绿色基金 | 第44-45页 |
| ·在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 第45页 |
| ·加强技术创新 | 第45-46页 |
| ·政府规划产业园区来集中治理污染 | 第46-47页 |
| ·产业链条化减少中小企业污染物排放 | 第47-48页 |
| ·政府搭建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融资平台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