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进化ATP结合蛋白的初步功能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7页 |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 第11-12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进展 | 第12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体外展示技术进展 | 第13-16页 |
·mRNA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 第13-14页 |
·cDNA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 第14-15页 |
·其它相关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 第15-16页 |
·原始蛋白质结构起源的研究`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体外进化ATP结合蛋白生化性质的测定 | 第17-30页 |
·引言 | 第17页 |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17页 |
·DNA序列 | 第17-18页 |
·试剂 | 第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6页 |
·蛋白质表达及纯化 | 第19-24页 |
·核磁共振法测蛋白质的结构 | 第24-25页 |
·蛋白质的ATP结合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蛋白质表达和纯化结果 | 第26-27页 |
·核磁共振法测蛋白质的结构结果 | 第27-28页 |
·蛋白质的ATP结合活性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体外进化ATP结合蛋白酶学性质的测定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蛋白质NTP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 第31-32页 |
·蛋白质水解ATP的产物测定 | 第32页 |
·酶促反应最适酶浓度测定 | 第32-33页 |
·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测定 | 第33页 |
·酶促反应最适pH值测定 | 第33-34页 |
·酶促反应最适底物浓度测定 | 第34-35页 |
·酶促反应最适盐离子浓度测定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蛋白的NTP水解活性测定结果 | 第35页 |
·蛋白质水解ATP产物测定结果 | 第35-37页 |
·酶促反应最适酶浓度测定结果 | 第37页 |
·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测定结果 | 第37页 |
·酶促反应最适pH测定结果 | 第37-39页 |
·酶促反应最适底物浓度测定结果 | 第39页 |
·酶促反应最适盐离子浓度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筛选体外进化ATP结合蛋白互作蛋白 | 第41-54页 |
·引言 | 第41-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5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43页 |
·DNA序列 | 第43-44页 |
·试剂 | 第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50页 |
·构建15种早起源氨基酸组成的随机肽库 | 第45-48页 |
·制备诱饵蛋白 | 第48-49页 |
·钓取互作蛋白 | 第49页 |
·孵育后纯化 | 第49页 |
·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构建由15种氨基酸组成的随机文库 | 第50页 |
·检测生物素化诱饵蛋白 | 第50页 |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第50页 |
·蛋白质的聚体状态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