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股东资格确认的基本理论 | 第10-17页 |
一、股东资格概述 | 第10页 |
二、股东、股权与股东资格 | 第10-12页 |
(一)股东与股东资格的关系 | 第10-11页 |
(二)股权与股东资格的关系 | 第11-12页 |
三、股东资格的取得和确认 | 第12-13页 |
(一)股东资格的取得 | 第12-13页 |
(二)股东资格取得与确认的关系 | 第13页 |
四、股东资格确认的基本原则 | 第13-17页 |
(一)利益衡平原则 | 第13-14页 |
(二)维护公司人合性原则 | 第14页 |
(三)公示主义原则 | 第14-15页 |
(四)禁止规避原则 | 第15页 |
(五)公司自治原则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原始取得时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17-25页 |
一、原始取得时股东资格确认的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一)英美法系的股东名册主义 | 第17页 |
(二)大陆法系的两分法理论 | 第17-18页 |
(三)我国学界的三层次规则 | 第18-19页 |
二、原始取得时股东资格确认的依据 | 第19-24页 |
(一)实际出资与股东资格确认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二)出资证明书与股东资格确认的关系 | 第20页 |
(三)实际行使股东权利与股东资格确认的关系 | 第20-21页 |
(四)公司章程与股东资格确认的关系 | 第21-22页 |
(五)股东名册与股东资格确认的关系 | 第22-23页 |
(六)工商登记与股东资格确认的关系 | 第23-24页 |
三、各项依据适用规则的可行路径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继受取得时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25-33页 |
一、股权转让时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25-30页 |
(一)股权转让行为阶段性的效力影响 | 第25-26页 |
(二)股权转让登记层次的效力影响 | 第26-30页 |
二、股权继承时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30-33页 |
(一)主要观点争论 | 第30-31页 |
(二)国外相关立法模式归纳 | 第31-32页 |
(三)对我国《公司法》第75条的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特殊情形下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33-42页 |
一、冒名出资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33-34页 |
(一)冒名不存在者的确认规则 | 第33页 |
(二)冒用存在者的确认规则 | 第33-34页 |
二、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34-37页 |
(一)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 | 第34-35页 |
(二)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确认的学理分析 | 第35-37页 |
三、隐名出资股东资格的确认 | 第37-42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37-38页 |
(二)隐名出资股东资格确认的学理分析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