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红松球果和雌雄花图像分割的项目背景 | 第9页 |
·红松球果结实量预测的意义和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红松球果结实量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红松球果结实量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关于植物图像分割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本文内容简介和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2 红松球果和雌雄花的图像分割技术的解析 | 第13-22页 |
·红松球果和雌雄花的基于边界的图像分割算法 | 第13-15页 |
·梯度算子 | 第13-14页 |
·二阶导数算子 | 第14-15页 |
·红松球果和雌雄花的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算法 | 第15-16页 |
·阈值法 | 第15-16页 |
·空间聚类法 | 第16页 |
·红松球果和雌雄花图像的特色分割算法 | 第16-17页 |
·SUSAN检测算子 | 第17页 |
·活动轮廓模型 | 第17页 |
·红松球果及雌雄花的图像分割的实验结果 | 第17-21页 |
·红松球果的图像分割 | 第17-19页 |
·红松雌雄花的边缘提取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基于蚁群算法优化的红松图像初始轮廓的研究 | 第22-28页 |
·参数活动轮廓模型的初始轮廓定位原理 | 第22页 |
·Ant Colony Algorithm原理的解析 | 第22-24页 |
·Ant Colony Algorithm的提出 | 第22-23页 |
·Ant Colony Algorithm的原理研究 | 第23页 |
·Ant Colony Algorithm的特点分析 | 第23-24页 |
·基于蚁群算法的Snake模型初始轮廓的定位 | 第24-27页 |
·蚁群算法实现初始轮廓定位的数学描述 | 第24-26页 |
·蚁群算法实现初始轮廓定位的流程图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红松球果的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 | 第28-37页 |
·参数活动轮廓模型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8-29页 |
·基于红松球果图像分割的Snake模型的分析 | 第29-31页 |
·主动轮廓的数学模型 | 第29页 |
·内部能量函数的模型 | 第29-31页 |
·外部能量函数的模型 | 第31页 |
·贪婪算法实现Snake模型极小化的过程 | 第31-34页 |
·基于蚁群算法改进的Snake模型的分割算法 | 第34页 |
·实验的仿真结果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5 红松雌雄花的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 | 第37-43页 |
·基于红松雌雄花图像的GVF Snake模型的解析 | 第37-40页 |
·红松雌雄花图像的边缘图设置 | 第37-38页 |
·基于红松雌雄花图像的GVF算法 | 第38-39页 |
·基于红松雌雄花图像的GVF模型 | 第39-40页 |
·基于蚁群算法改进的GVF Snake模型的分割算法 | 第40页 |
·实验的仿真结果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