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NO_x生成机理及危害 | 第12-14页 |
·NO_x的生成机理 | 第12-13页 |
·NO_x的危害 | 第13-14页 |
·NO_x控制技术 | 第14-17页 |
·燃烧过程控制 | 第14-15页 |
·烟气NO_x的脱除 | 第15-17页 |
·SCR脱硝技术 | 第17-19页 |
·应用现状 | 第17页 |
·反应机理 | 第17-18页 |
·还原剂的选择 | 第18-19页 |
·影响SCR技术的因素 | 第19页 |
·SCR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19页 |
·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载体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TiO_2气凝胶研究现状 | 第23页 |
·本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5-3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31页 |
·载体的制备 | 第26-29页 |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1-33页 |
·物理吸附 | 第31-32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2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2页 |
·X射线小角散射(SAXS) | 第32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2-33页 |
·化学吸附 | 第33页 |
·烟气脱硝反应性能评价 | 第33-38页 |
·脱硝测试方法 | 第33页 |
·烟气脱硝SCR实验平台 | 第33-36页 |
·实验步骤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催化剂载体TiO_2气凝胶的制备研究 | 第38-50页 |
·TiO_2气凝胶比表面积的正交分析 | 第38-39页 |
·TiO_2气凝胶平均孔径和孔容分析 | 第39-41页 |
·TiO_2气凝胶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41-44页 |
·TiO_2气凝胶的形貌分析 | 第44-45页 |
·TiO_2气凝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TiO_2气凝胶的小角散射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反应性能研究 | 第50-63页 |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50-53页 |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正交实验设计 | 第50页 |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TPR分析 | 第51-53页 |
·SCR催化反应性能研究 | 第53-61页 |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正交分析 | 第53-55页 |
·V2O5负载量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 | 第55-56页 |
·焙烧温度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 | 第56-57页 |
·负载顺序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WO3负载量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最优因素组合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反应性能验证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