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9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分离方法 | 第11-12页 |
·温度筛选 | 第11页 |
·弹土分离法 | 第11页 |
·利用醋酸钠进行选择筛选 | 第11-12页 |
·抗生素-醋酸钠选择性筛选 | 第12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类鉴定 | 第12页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12页 |
·血清型鉴定 | 第12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毒素及杀虫机制 | 第12-14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毒素 | 第13-14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机制 | 第14页 |
·害虫对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抗性机理 | 第14-15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蛋白的基因工程进展 | 第15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液态发酵 | 第15-16页 |
·固态发酵 | 第16-17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国外的应用情况 | 第17-18页 |
·国内的应用情况 | 第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材料 | 第19-21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19-20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0页 |
·引物 | 第20页 |
·生物测定供试昆虫 | 第20页 |
·阳性对照菌株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21页 |
·醋酸钠-抗生素分离方法 | 第21页 |
·菌株的纯化及菌种的保存 | 第21页 |
·光学显微镜检测 | 第21页 |
·室内生物测定 | 第21-23页 |
·菌种鉴定 | 第23-25页 |
·通用引物扩增Cry基因 | 第25页 |
·A322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第25-26页 |
·A322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 第26-28页 |
·菌种活化 | 第26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26页 |
·单因素实验优化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 第26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6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6页 |
·测定方法及数据分析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8页 |
·醋酸钠-抗生素法筛选芽胞杆菌 | 第28页 |
·显微镜检测 | 第28-29页 |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第29-32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棉铃虫初筛结果 | 第29-31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棉铃虫活性的复筛结果 | 第31-32页 |
·A322菌株的形态特征 | 第32页 |
·A322及ZL-01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 | 第32-33页 |
·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33-40页 |
·Bt基因组总DNA提取 | 第33-34页 |
·A322菌株16SrDNA鉴定结果 | 第34-38页 |
·Cry基因鉴定结果 | 第38-40页 |
·A322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第40页 |
·A322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 第40-48页 |
·单因素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 | 第40-42页 |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 | 第42-44页 |
·发酵条件实验 | 第44-48页 |
4 讨论 | 第48-51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 | 第48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伴胞晶体形态 | 第48-49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棉铃虫的高毒力筛选 | 第49页 |
·菌株A322的鉴定 | 第49-50页 |
·BtA322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50-5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项目资助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