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反垄断私人诉讼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4页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12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2-14页
2 反垄断私人诉讼基本理论第14-21页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基本涵义第14-16页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概念第14页
     ·反垄断实施中公共主体与私主体的关系分析第14-16页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特征第16-17页
     ·诉讼主体的范围相对宽泛第16页
     ·举证责任的分配较为特殊第16-17页
     ·诉讼本质上体现一定的公益性第17页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类型第17-18页
     ·排除侵害诉讼和损害赔偿诉讼第17页
     ·直接执行的私人诉讼和审决前置的私人诉讼第17-18页
     ·个人诉讼、集团诉讼和团体诉讼第18页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意义第18-21页
     ·私人诉讼对垄断违法行为具有巨大的威慑力第19页
     ·私人诉讼可以监督制约反垄断执法机关第19页
     ·私人诉讼能够节约政府成本第19页
     ·私人诉讼可以使受害人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第19-21页
3 国外反垄断私人诉讼的考察第21-36页
   ·国外反垄断私人诉讼的主要立法第21-23页
     ·美国的反垄断私人诉讼第21-22页
     ·日本的反垄断私人诉讼第22页
     ·欧盟的反垄断私人诉讼第22-23页
   ·国外反垄断私人诉讼的主要内容第23-36页
     ·原告资格第23-26页
     ·管辖法院第26-27页
     ·取证制度第27-29页
     ·集团诉讼制度第29-30页
     ·诉讼时效第30-31页
     ·损害赔偿制度第31-33页
     ·诉讼模式第33-34页
     ·反垄断执行机关在反垄断私人诉讼中的作用第34-36页
4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立法与实践第36-41页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现状第36-38页
     ·《反垄断法》中关于执行机制的相关规定第36-37页
     ·反垄断法中执行机制的问题第37-38页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面临的困难第38-41页
     ·原告资格确认方面的困难第38-39页
     ·原告在承担举证责任方面的困难第39页
     ·确定垄断行为民事责任形式的困难第39-40页
     ·诉讼程序方面的困难第40-41页
5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设计的建议第41-48页
   ·适当扩大原告资格第41-43页
   ·赋予级别较高法院以管辖权第43页
   ·选择直接执行的反垄断私人诉讼模式第43-44页
   ·建立可分配的三倍损害赔偿制度第44-45页
   ·引入并完善集团诉讼制度第45-46页
   ·规定较长的诉讼时效第46-47页
   ·加强反垄断主管机关对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支持第47-48页
6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税收自由裁量权的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