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案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4页 |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 第14页 |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 第15页 |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中国化过程 | 第15-17页 |
·研究小结 | 第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国外农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研究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济收入现状 | 第24-25页 |
·农牧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第24-25页 |
·农牧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 第25页 |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社会影响现状 | 第25-26页 |
·农牧民劳动方式组织化 | 第25-26页 |
·农牧民就业渠道多元化 | 第26页 |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生态环境现状 | 第26-27页 |
·草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 第26-27页 |
·畜牧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 | 第27页 |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织运营现状 | 第27-31页 |
·规模化发展趋势初显 | 第27-29页 |
·集约化经营特征显现 | 第29-31页 |
第4章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第31-37页 |
·指标体系建立 | 第31-33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1页 |
·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 第31-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页 |
·评价模型构建 | 第33-37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第33-34页 |
·构造各层次中的判断矩阵 | 第34页 |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4-35页 |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5-37页 |
第5章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37-54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样本选取依据 | 第37页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37页 |
·样本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模型计算分析 | 第38-45页 |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 | 第39页 |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 第39-41页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41-42页 |
·各层因子权重的计算 | 第42-45页 |
·绩效水平测算与分析 | 第45-54页 |
·经济收入效益测算与分析 | 第45-46页 |
·社会影响效益测算与分析 | 第46-47页 |
·生态环境效益测算与分析 | 第47-49页 |
·组织运营效益测算与分析 | 第49-50页 |
·总体绩效水平测算与分析 | 第50-54页 |
第6章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60页 |
·影响各项效益水平的因素分析 | 第54-57页 |
·经济收入效益影响因素 | 第54-55页 |
·社会影响效益影响因素 | 第55页 |
·生态环境效益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组织运营效益影响因素 | 第56-57页 |
·影响总体绩效水平的因素分析 | 第57-60页 |
·准则层因素对总体绩效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57-58页 |
·指标层因素对总体绩效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第7章 提高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60-65页 |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牧民收入 | 第60-61页 |
·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 第60-61页 |
·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 | 第61页 |
·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 第61-62页 |
·兴办特色产业吸纳劳动力 | 第61-62页 |
·借助政府平台转移劳动力 | 第62页 |
·实现草畜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效益 | 第62-63页 |
·提高草场资源的供给能力 | 第62-63页 |
·降低草场资源的过度消耗 | 第63页 |
·完善治理结构,提升组织运营效益 | 第63-65页 |
·完善治理结构 | 第63页 |
·创新经营机制 | 第63-65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A:专家评分调查问卷 | 第70-73页 |
附录B:实证分析标准化数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