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29页 |
·文献综述 | 第8-29页 |
·枸杞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 第8-9页 |
·枸杞组织培养技术现状 | 第9-11页 |
·枸杞扦插繁殖技术的现状 | 第11-20页 |
·枸杞生根的解剖学理论 | 第12页 |
·枸杞插穗生根的生理生化理论 | 第12-15页 |
·影响扦插生根因子的因素 | 第15-20页 |
·提高扦插生根的方法 | 第20页 |
·水培技术的研究 | 第20-29页 |
·水培技术发展历史 | 第21-23页 |
·水培技术的优缺点 | 第23页 |
·水培技术环境条件 | 第23-26页 |
·水培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枸杞水培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实验条件 | 第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设计 | 第29-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枸杞水培生根诱导试验技术路线图 | 第30-31页 |
·枸杞水培生根营养液筛选技术路线图 | 第31页 |
·枸杞水培育苗技术路线图 | 第31页 |
·生理指标测定与方法 | 第31-35页 |
·激素处理对插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31-32页 |
·丙二醛(MDA)含量 | 第32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32-34页 |
·根活力测定 | 第34-35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5-36页 |
第3章 黑果枸杞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形态变异 | 第36-41页 |
·生态气候条件和试验点概况 | 第36-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果实形态变化 | 第37-38页 |
·叶片形态变化 | 第38-40页 |
·枝条形态变化 | 第40-41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1-60页 |
·不同激素水平处理枸杞插穗生根率比较 | 第41-43页 |
·不同激素水平处理枸杞插穗生理指标比较 | 第43-55页 |
·叶绿素 a 含量比较 | 第43-47页 |
·叶绿素 a 含量比较 | 第44-46页 |
·叶绿素 b 含量比较 | 第46-47页 |
·丙二醛含量比较 | 第47-50页 |
·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 第50-53页 |
·根活力比较 | 第53-55页 |
·NAA 50mg/L 茎尖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55-56页 |
·NAA 茎尖根系统计 | 第56-57页 |
·不同营养液水平处理对枸杞插穗生根后的生理指标比较 | 第57-6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60-62页 |
·水培枸杞插穗的可行性 | 第60页 |
·水培对枸杞插穗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60-61页 |
·进一步研究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