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2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关于“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页 |
·国内关于“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角色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评述 | 第19页 |
·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9-20页 |
·本文框架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运用 | 第22-2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失独”家庭 | 第22-23页 |
·养老保障 | 第23页 |
·政府角色定位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23-24页 |
·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 | 第24-28页 |
·政府角色论 | 第24-25页 |
·公平正义论 | 第25-26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四川省成都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实证分析 | 第28-43页 |
·四川省成都市“失独”家庭基本情况与相关养老保障政策 | 第28-31页 |
·成都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失独”家庭的相关养老保障政策 | 第29-31页 |
·成都市“失独”人群的基本情况 | 第31-34页 |
·性别分布 | 第32页 |
·年龄结构 | 第32-33页 |
·文化程度 | 第33页 |
·户籍所在地 | 第33-34页 |
·经济状况 | 第34页 |
·成都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9页 |
·对扶助政策缺乏了解 | 第34-35页 |
·申领扶助金比率低 | 第35-36页 |
·扶助金标准偏低 | 第36-38页 |
·扶助方式比较单一 | 第38-39页 |
·成都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地方人口计生部门宣传力度不足 | 第39-40页 |
·符合条件的扶助对象较少 | 第40页 |
·扶助金标准制定的参考因素 | 第40-41页 |
·扶助制度属于救助性质的保障制度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角色探讨 | 第43-52页 |
·政府承担“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43-44页 |
·政府承担“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必要性 | 第43页 |
·政府承担“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可行性 | 第43-44页 |
·各地“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中政府政策分析 | 第44-45页 |
·扶助制度标准统一模式 | 第44页 |
·扶助制度的扩展模式 | 第44-45页 |
·一次性救助模式 | 第45页 |
·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理想角色定位 | 第45-48页 |
·政府是“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制度保障者 | 第46-47页 |
·政府是“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财政支持者 | 第47页 |
·政府是“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实施监督者 | 第47-48页 |
·政府是“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社会氛围塑造者 | 第48页 |
·我国“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角色缺位分析 | 第48-52页 |
·政策法规不足 | 第49页 |
·行政意识缺位 | 第49-50页 |
·机构设置的缺位 | 第50页 |
·引导宣传的缺位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中政府角色正位思考 | 第52-59页 |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角色转化的目标 | 第52-54页 |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的责任性 | 第52页 |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的公平性 | 第52-53页 |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的服务性 | 第53页 |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的发展性 | 第53-54页 |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角色的实现途径 | 第54-59页 |
·建立与完善“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政策法规体系 | 第54-55页 |
·加大各级财政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投入 | 第55-56页 |
·构建有效的“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工作小组 | 第56页 |
·引导多供给主体支持“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事业 | 第56-57页 |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爱“失独”群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成都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调查问卷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本人在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共 4 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