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文化的通融—张东荪多元知识论初探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张东荪多元认识论概述 | 第11-20页 |
| ·张东荪认识论的理论来源 | 第11-14页 |
| ·张东荪对康德认识论的吸收 | 第12-13页 |
| ·实用主义、新实在论、批判实在论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其他思想的影响 | 第14页 |
| ·主客交互作用的认识论 | 第14-16页 |
| ·认识是经验与先验的结合 | 第15页 |
| ·主观与客观是两个统一的方面 | 第15-16页 |
| ·认识是主客交互作用的动的历程 | 第16页 |
| ·多元认识论 | 第16-20页 |
| 第二章 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 | 第20-43页 |
| ·知识与文化之“知识学的基础” | 第20-32页 |
| ·感觉与知觉的分析 | 第21-23页 |
| ·概念与范畴的分析 | 第23-25页 |
| ·所对的分析 | 第25-27页 |
| ·“造成者”、“所与”、“影响”密不可分 | 第27-30页 |
| ·知识自身的通融论 | 第30-32页 |
| ·知识与文化的通融—知识就是文化,知识就是价值 | 第32-35页 |
| ·知识之真——文化需要的满足 | 第35-40页 |
| ·关于真理的认识 | 第36-37页 |
| ·真理的标准 | 第37-38页 |
| ·真理是对文化需要的满足 | 第38-40页 |
| ·文化对知识的限制 | 第40-43页 |
| 第三章 知识与文化通融的价值与意义 | 第43-48页 |
| ·社会思想及其影响 | 第43-44页 |
| ·社会思想对社会的巨大作用 | 第43页 |
| ·社会文化满足决定社会思想 | 第43-44页 |
| ·知识与文化的交互作用 | 第44-46页 |
| ·知识与文化通融的价值与意义 | 第46-48页 |
| 结束语 | 第48-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