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6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小麦及其近缘种 | 第10-15页 |
·山羊草属 | 第10-11页 |
·偃麦草属 | 第11页 |
·黑麦属 | 第11-12页 |
·簇毛麦属 | 第12-13页 |
·大麦属 | 第13-14页 |
·其他小麦近缘种 | 第14-15页 |
·小麦近缘种中有益基因的导入方法 | 第15-20页 |
·自发易位 | 第16页 |
·辐射易位或诱变 | 第16-17页 |
·调节 Ph 基因效应诱发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 | 第17页 |
·组织培养诱发 | 第17-18页 |
·利用杀配子效应 | 第18页 |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8-19页 |
·基因枪法 | 第19页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19-20页 |
·PEG 介导法 | 第20页 |
·外源染色体或基因的跟踪检测 | 第20-23页 |
·形态特征 | 第20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20页 |
·生化标记 | 第20-21页 |
·分子标记鉴定 | 第21-23页 |
·原位杂交 | 第21-22页 |
·SSR 标记 | 第22页 |
·EST | 第22页 |
·其他分子标记 | 第22-23页 |
·NBS 类 R 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NBS 类 R 基因的分类 | 第23-24页 |
·NBS 类 R 基因在禾本科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簇毛麦染色体标记的开发 | 第27-60页 |
·试验材料 | 第27-42页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7页 |
·植物材料总 RNA 提取及其反转录 | 第27-28页 |
·引物设计 | 第28-31页 |
·PCR 反应 | 第31页 |
·扩增产物回收 | 第31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1页 |
·Sourtern Blot | 第31-37页 |
·试剂配制 | 第32页 |
·实验步骤 | 第32-37页 |
·原位杂交 | 第37-42页 |
·试剂配制 | 第37-39页 |
·实验步骤 | 第39-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6页 |
·不同来源簇毛麦多态性分析 | 第42-43页 |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的开发 | 第43-45页 |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对小麦-簇毛麦 BC1后代的检测 | 第45-47页 |
·原位杂交 | 第47-49页 |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染色体标记的开发 | 第49-56页 |
·簇毛麦基因组 DNA 中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49-51页 |
·簇毛麦 cDNA 中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51-54页 |
·簇毛麦中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定位分析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60页 |
·不同来源簇毛麦多态性分析 | 第56页 |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的开发 | 第56-57页 |
·原位杂交 | 第57-58页 |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58页 |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染色体定位 | 第58-60页 |
第三章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向宁春小麦的转移 | 第60-65页 |
·试验材料 | 第60-61页 |
·植物材料 | 第60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60页 |
·引物设计 | 第60页 |
·PCR 反应 | 第60-61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标记检测结果 | 第61-62页 |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统计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7页 |
·不同来源簇毛麦多态性分析 | 第65页 |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的开发 | 第65页 |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对小麦-簇毛麦 BC1后代的检测 | 第65页 |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的分离及标记开发 | 第65-66页 |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的分离 | 第65-66页 |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的染色体定位 | 第66页 |
·簇毛麦有益基因向宁春小麦的转移 | 第66-67页 |
·标记检测结果 | 第66页 |
·农艺性状调查统计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导师简介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
发表论文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