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7页 |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第21-22页 |
·失地农民的概念和特征 | 第22-23页 |
·失地农民的概念 | 第22-23页 |
·失地农民特征 | 第23页 |
·可持续生计 | 第23-24页 |
·社会保障 | 第24-27页 |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卷调查 | 第27-39页 |
·影响失地农民生存状况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安置补偿因素 | 第27页 |
·社会保障因素 | 第27-28页 |
·失地农民自身因素 | 第28页 |
·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问卷设计 | 第28-30页 |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30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30-32页 |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2-33页 |
·信度检验 | 第32页 |
·效度检验 | 第32-3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页 |
·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 第33-35页 |
·模型设定 | 第33-34页 |
·回归分析 | 第34-35页 |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检验分析 | 第35-39页 |
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替代土地保障功能的合理选择 | 第39页 |
·有利于加快失地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推进城镇化进程 | 第39-40页 |
·为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奠定基础 | 第40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补偿方式单一 | 第40-41页 |
·征地补偿较低 | 第41页 |
·社会保障不健全 | 第41-42页 |
·再就业难度大 | 第42页 |
·就业培训机制缺失 | 第42-43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体制是根源 | 第43页 |
·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 | 第43-44页 |
·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 | 第44页 |
·政府职能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 第44-45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参保率低 | 第45-47页 |
5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 第47-59页 |
·可持续生计方法及框架 | 第47-48页 |
·可持续生计方法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第48页 |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特征 | 第48-49页 |
·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及获取 | 第49-53页 |
·人力资本及获取途径 | 第50-51页 |
·金融资本及获取途径 | 第51-52页 |
·社会资本及获取途径 | 第52-53页 |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 第53-59页 |
·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53-54页 |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 第54-56页 |
·失地农民医疗保障 | 第56-57页 |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 | 第57-59页 |
6 完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社会保障体系配套措施的建议 | 第59-65页 |
·完善可促进失地农民金融资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 第59-60页 |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 第59页 |
·为失地农民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 第59-60页 |
·建立与完善就业的援助措施 | 第60页 |
·完善可促进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 第60-61页 |
·强化技能上的培训,并且发展创业培训 | 第60-61页 |
·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 第61页 |
·完善可促进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 第61-62页 |
·打破城乡二元制 | 第61-62页 |
·建立集体经济组织 | 第62页 |
·完善政府职能的措施 | 第62-65页 |
·改革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 第62-63页 |
·建立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机制 | 第63页 |
·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 第63-6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作者简历 | 第73-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