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氧化物纳米材料对CO2及还原性气体的气敏性研究

目录第1-6页
CONTANT第6-8页
中文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4页
   ·概述第18-19页
   ·半导体氧化物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CO_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半导体氧化物气敏机理第23-27页
   ·研究目的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34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密度泛函理论基础第34-49页
   ·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测试方法第34-39页
     ·制备方法第34-35页
     ·表征方法第35-36页
     ·测试方法第36-37页
     ·气敏元件的特性参数第37-39页
   ·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基础第39-47页
     ·密度泛函理论(Desnsity function theory,DFT)第39-44页
     ·赝势法第44-45页
     ·结构优化第45页
     ·本文采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软件包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三章 LaFeO_3纳米材料对CO_2气体的气敏性研究第49-63页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第49-51页
   ·气敏元件的制备及测量第51-53页
   ·LaFeO_3(010)表面上的CO_2气敏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53-59页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53-54页
     ·CO_2分子的吸附构型第54-57页
     ·CO_2分子与LaFeO_3(010)面的电荷转移分析第57-58页
     ·CO_2分子吸附前后的DOS图分析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四章 La_(0.875)Ca_(0.125)FeO_3纳米晶在湿度下的CO_2气敏性研究第63-77页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63-64页
   ·气敏元件的制备及测量第64-67页
   ·La_(0.875)Ca_(0.125)FeO_3(010)表面H_2O分子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67-70页
     ·计算方法和模型第67-68页
     ·H_2O分子在La_(0.875)Ca_(0.125)FeO_3(010)表面的吸附第68-70页
   ·CO_2分子在预吸附H_2O的La_(0.875)Ca_(0.125)FeO_3(010)表面的吸附第70-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五章 LaFeO_3基传感器中钯(Pd)掺杂对丙酮气敏特性的影响第77-88页
   ·样品制备与表征第77-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第六章 La_(1-x)Sr_xFeO_3仿生中空微米管的制备与气敏性质研究第88-96页
   ·材料制备与表征第88-91页
   ·气敏测试结果与讨论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6页
第七章 SnO_2(110)表面气敏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96-118页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97页
   ·氧在SnO_2(110)表面的吸附第97-103页
     ·氧在理想化学计量比SnO_2(110)表面的吸附第98-99页
     ·氧在有缺陷的SnO_2(110)表面的吸附第99-103页
   ·CO分子在预吸附了氧的SnO_2(110)表面的吸附第103-109页
   ·H_2、NO在预吸附了氧的SnO_2(110)表面的吸附第109-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第119-121页
附:外文论文第121-12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纳米链和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下一篇: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失效机理及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支护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