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问题 | 第9页 |
(三) 研究的过程 | 第9页 |
(四)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五) 研究的价值 | 第10-12页 |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基础理论的研究 | 第12-17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切入点的分类 | 第13-15页 |
(三) 切入点的作用 | 第15-17页 |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选用的现状分析 | 第17-35页 |
(一) 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与运用 | 第17-21页 |
1. 教师重视切入点的选择与运用 | 第17-18页 |
2. 教学中经常被选用的切入点 | 第18-21页 |
(二) 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体现 | 第21-30页 |
1. 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 第22-25页 |
2. 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 第25-26页 |
3. 挖掘文本的潜力与张力 | 第26-28页 |
4. 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 第28-30页 |
(三) 阅读教学切入点选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1. 切入方法单一,不够灵活创新 | 第30-31页 |
2. 切入点难易不适当,不利于学生发展 | 第31-32页 |
3. 切入角度偏颇,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 第32-33页 |
4. 切入点不恰当,难以统领全文 | 第33-34页 |
5. 切入点表述不明,学生难以理解 | 第34-35页 |
三、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因素 | 第35-38页 |
(一) 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 第35页 |
(二) 教师素养的差异性 | 第35-36页 |
(三) 学生特点的多样性 | 第36-37页 |
(四) 师生关系的倾向性 | 第37页 |
(五) 教学环境的多变性 | 第37-38页 |
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策略 | 第38-47页 |
(一) 关注人本,以师生为原点,夯实切入点有效发挥的基石 | 第38-43页 |
1. 潜心钻研,深入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 第38-41页 |
2.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充分把握学生特点 | 第41-43页 |
(二) 关注文本,以教材为焦点,确立切入点有效发挥的途径 | 第43-45页 |
1. 透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切入的前提 | 第43页 |
2. 深入探索,多维度发掘教材特点以有效切入 | 第43-45页 |
(三) 关注环境,以课堂为辐射点,创设切入点有效发挥的磁场 | 第45-47页 |
1. 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提高切入点的有效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 第45页 |
2. 平等的师生对话为提高切入点的有效性提供了情感的牵系 | 第45-46页 |
3. 积极的教学评价为提高切入点的有效性激发了思维的活力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