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财政支出论文

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导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9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的理论分析第20-27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含义及内容第20-22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历史沿革第20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基本涵义第20-21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内容第21-22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重要性第22-24页
     ·纠正地方政府支出外部性第22-23页
     ·实现资源合理分配第23页
     ·提升财政税收体制效率第23页
     ·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第23-24页
   ·转移支付绩效及相关概念第24-27页
     ·绩效的定义与内涵第24-25页
     ·绩效评价第25页
     ·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第25-27页
第3章 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本体演变过程的评价第27-36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动因第27-29页
     ·弥补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第27-28页
     ·弥补政府间纵向财政失衡第28页
     ·鼓励地方政府“溢出”效应第28-29页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第29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演变过程第29-30页
     ·转移支付制度内容不断扩充第29-30页
     ·转移支付架构体系趋于完整第30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现状评价第30-36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现状评价第31-33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形式现状评价第33-34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结构现状评价第34-36页
第4章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效果的评价第36-53页
   ·对均衡各地区间财力差异的效果分析第36-40页
     ·我国各地区之间的财力差异现状第36-38页
     ·转移支付对各地区财力差异的影响第38-40页
   ·中央与地方财力均衡的效果分析第40-46页
     ·中央与地方财力非均衡的现状第40-41页
     ·转移支付的规模和结构对均衡中央与地方财力的影响第41-46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46-49页
     ·对经济增长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第46-47页
     ·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效果分析第47-49页
   ·中央对方转移支付对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第49-53页
     ·我国社会公平的现实状况分析第49-51页
     ·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第51-53页
第5章 影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的原因第53-58页
   ·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导致体制运转不畅第53-54页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合理第53-54页
     ·地方承担支出责任过多,加大了地方财政运行压力第54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降低了转移支付绩效第54-55页
     ·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低,影响了均等化目标第54-55页
     ·税收返还不合理,不利于实现均等化目标第55页
   ·缺少配合型横向转移支付,不利于地区间协调发展第55-56页
   ·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的监督制度第56-58页
     ·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不完善第56-57页
     ·监督制度不规范第57-58页
第6章 提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的政策建议第58-64页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第58-59页
     ·清晰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范围第58-59页
     ·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责任第59页
   ·优化纵向转移支付结构第59-62页
     ·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第59-60页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第60-61页
     ·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第61-62页
   ·完善配合型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第62页
   ·健全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第62-64页
     ·必须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法律体系第62-63页
     ·健全转移支付法律体系的重点措施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相关分析及联动设计
下一篇:我国私人银行组织模式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