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血矛线虫病(Haemonchosis) | 第11-14页 |
·捻转血矛线虫形态 | 第11-12页 |
·捻转血矛线虫生活史 | 第12-13页 |
·捻转血矛线虫病致病作用和临床症状 | 第13页 |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 第13-14页 |
·蛋白酶体(Proteasome) | 第14-19页 |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 第14-15页 |
·蛋白酶体的结构 | 第15-17页 |
·蛋白酶体的功能 | 第17-18页 |
·寄生虫蛋白酶体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蛋白酶体β5亚基 | 第18-19页 |
·秀丽隐杆线虫及其应用 | 第19-20页 |
·RNAi和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寄生线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RNAi的机制 | 第20-21页 |
·RNAi在动物寄生线虫中的研究 | 第21页 |
·RNAi在动物寄生线虫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转基因技术动物寄生线虫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2 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4-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实验生物与质粒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4页 |
·捻转血矛线虫各发育阶段虫体的收集 | 第26页 |
·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捻转血矛线虫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与回收 | 第27页 |
·目的片段的连接 | 第27-28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8页 |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与鉴定 | 第28-29页 |
·质粒的构建 | 第29页 |
·Hc-pbs-5基因cDNA的获得 | 第29-30页 |
·Hc-pbs-5基因全长gDNA的获得 | 第30-31页 |
·Hc-pbs-5 dsRNA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页 |
·Hc-pbs-5种间RNAi | 第31页 |
·Hc-pbs-5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获得 | 第31-32页 |
·基因启动子定位质粒的构建 | 第32页 |
·显微注射 | 第32-33页 |
·捻转血矛线虫各发育阶段转录水平分析 | 第33页 |
·Hc-pbs-5基因主要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3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48页 |
·Hc-pbs-5基因cDNA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34-35页 |
·Hc-PBS-5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5-37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37页 |
·Hc-pbs-5基因全长gDNA序列分析 | 第37-39页 |
·Hc-pbs-5基因各个阶段转录水平分析 | 第39-40页 |
·异源RNA干扰评价Hc-pbs-5基因功能 | 第40-43页 |
·Hc-pbs-5基因启动子预测 | 第43-46页 |
·Hc-pbs-5基因启动子定位研究 | 第46-48页 |
5 讨论 | 第48-53页 |
·线虫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页 |
·Hc-PBS-5蛋白保守结构域 | 第48-49页 |
·Hc-pbs-5转录水平分析 | 第49页 |
·异源RNA干扰 | 第49-51页 |
·寄生线虫的反式剪接 | 第51页 |
·寄生线虫异源转基因技术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