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馈线设备(传输线和波导)论文--光纤传输线、光缆论文

放线试验台结构设计动静态性能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5页
   ·光纤制导技术及试验的国内外发展第9-13页
       ·光纤制导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第9-10页
     ·光纤制导试验及其国内外发展第10-13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第13-14页
     ·课题来源第13页
     ·课题主要技术指标第13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大小收线轮的设计第15-33页
   ·大收线轮的结构设计第15-17页
     ·设计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选取收线轮材料第16页
     ·论证计算第16页
     ·确定主轴转速第16-17页
   ·ANSYS软件介绍第17-20页
     ·软件主要组成部分: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第18-19页
     ·ANSYS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第19-20页
   ·大收线轮的静态特性分析第20-27页
     ·大收线轮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选择单元类型第21-22页
     ·定义材料属性第22-23页
     ·划分网格第23-24页
     ·进行静力分析第24-27页
   ·收线轮动态特性分析第27-32页
     ·ANSYS中的动力学分析概述第27页
     ·ANSYS中的模态分析第27-28页
     ·收线轮的动态特性(模态)分析第28-32页
     ·临界转速分析第32页
   ·小收线轮的设计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主轴设计第33-52页
   ·联轴器的选择第33-34页
   ·轴承的选择第34-38页
     ·轴承的验算第35-38页
     ·轴承的润滑第38页
   ·制动器的选择第38-39页
   ·端盖零件的设计第39-40页
   ·主轴零件的设计第40-42页
   ·轴上各个零件的安装与定位第42页
   ·主轴的静态特性分析第42-46页
     ·建立主轴三维模型第42-43页
     ·选择单元类型第43页
     ·定义材料属性第43-44页
     ·划分网格第44-45页
     ·施加载荷第45-46页
     ·定义约束条件第46页
     ·求解分析第46页
   ·主轴的动态特性(模态)分析第46-51页
     ·临界转速分析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支架的动静态特性分析第52-60页
   ·支架的结构设计第52页
   ·支架的静态特性分析第52-56页
     ·支架三维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53-54页
     ·划分网格第54-55页
     ·定义边界条件和施加载荷第55-56页
     ·求解分析第56页
   ·支架的动态特性(模态)分析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收线轮、主轴过盈配合量计算及应力分析第60-67页
   ·基于厚壁圆筒理论过盈量范围的计算第60-63页
   ·收线轮主轴过盈联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63-65页
     ·建立收线轮、主轴三维模型第63页
     ·划分网格第63页
     ·创建接触对第63-64页
     ·设置约束条件第64页
     ·施加载荷第64页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第64-65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最小及最大过盈量第65-66页
     ·确定最小过盈量第65-66页
     ·确定最大过盈量第66页
   ·总结第66-67页
6 传动系统装配体的动静态特性分析第67-74页
   ·装配体的结构设计第67页
   ·装配体的静态特性分析第67-70页
     ·建立装配体三维模型第68页
     ·建立装配体有限元模型并施加约束载荷第68-69页
     ·求解分析第69-70页
   ·装配体的动态特性(模态)分析第70-73页
     ·临界转速分析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7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分辩率CCD硬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天基的战术通信网路由协议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