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述评 | 第13-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3-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6-19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 ·家庭金融 | 第21页 |
| ·家庭资产与家庭金融资产 | 第21-22页 |
|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特点 | 第22-23页 |
|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原则 | 第22-23页 |
|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特征 | 第23页 |
|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相关理论 | 第23-28页 |
|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23-24页 |
| ·西方消费—储蓄理论 | 第24-25页 |
| ·现代资产选择理论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江苏不同区域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差异分析 | 第28-45页 |
| ·样本的选取 | 第28-29页 |
| ·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第29-31页 |
|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1页 |
| ·江苏省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总体概况 | 第31-35页 |
| ·江苏省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构成 | 第31-33页 |
| ·江苏省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配置特征分析 | 第33-35页 |
| ·江苏省不同区域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差异比较 | 第35-43页 |
| ·居民家庭资产结构的差异 | 第35-37页 |
|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构成的差异 | 第37-40页 |
|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特征的差异 | 第40-42页 |
| ·居民家庭投资偏好的差异 | 第42页 |
| ·居民家庭认知水平的差异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江苏省不同区域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差异的成因分析 | 第45-62页 |
| ·指标选取与方法的介绍 | 第45-48页 |
| ·指标的选取 | 第45-46页 |
| ·方法的介绍 | 第46-48页 |
| ·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8-54页 |
| ·苏南地区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48-50页 |
| ·苏中地区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50-52页 |
| ·苏北地区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52-54页 |
| ·基于因子分析的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比较 | 第54页 |
| ·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关键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第54-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江苏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策略与建议 | 第62-69页 |
| ·基于江苏省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对策建议 | 第62-64页 |
| ·培养居民金融意识,引导居民合理配置资产 | 第62页 |
| ·结合经济周期,正确选择资产配置策略 | 第62-64页 |
| ·基于江苏省不同区域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差异的对策建议 | 第64-69页 |
| ·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 | 第64-65页 |
|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65-66页 |
| ·加强金融建设,促进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 | 第66-68页 |
| ·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 附录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