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锻造、锻压与锻工论文--锻造用机械与设备论文

高速压力机多体动力学分析及仿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高速压力机简介第13-14页
     ·国外高速压力机发展概况第14页
     ·国内高速压力机发展概况第14-15页
     ·高速压力机研究现状第15-16页
   ·课题背景及内容第16页
     ·课题背景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课题来源及论文的内容架构第16-18页
第二章 高速压力机结构力学特性分析第18-25页
   ·压力机结构特点第18-19页
   ·压力机机身机构力学分析第19-22页
     ·压力机机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20页
     ·压力机机身静力学分析第20-21页
     ·机身模态分析第21-22页
   ·弹性系统动力学参数的确定第22-24页
     ·机身刚度参数的确定第22-23页
     ·连杆刚度参数的确定第23-24页
     ·压力机的结构阻尼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高速压力机动平衡分析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5-40页
   ·压力机振动产生的原因第25-26页
   ·高速压力机的动平衡第26-31页
   ·冲裁力函数第31-33页
   ·隔振器的参数选择第33-35页
   ·压力机振动的计算第35-39页
     ·不平衡惯性力引起的振动第35-37页
     ·冲裁力引起的振动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高速压力机含间隙刚柔耦合模型第40-53页
   ·间隙碰撞模型第40-43页
     ·RecurDyn 中间隙碰撞模型的描述第40-42页
     ·参数确定第42-43页
   ·高速压力机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43-45页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第43-44页
     ·Recurdyn 刚柔耦合模型建立流程第44页
     ·模型的拓扑结构第44-45页
   ·压力机空载工况动力学特性第45-48页
     ·理想模型第46页
     ·无间隙刚柔耦合模型第46-47页
     ·含间隙刚柔耦合模型第47-48页
   ·压力机冲裁工况动力学特性第48-52页
     ·无间隙刚柔耦合模型第48-50页
     ·含间隙刚柔耦合模型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高速压力机动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第53-64页
   ·多因素分析第53-55页
   ·压力机振动分析第55-56页
     ·冲裁速度对压力机振动的影响第55页
     ·立柱刚度对压力机振动的影响第55-56页
     ·冲裁力对压力机振动的影响第56页
   ·压力机曲轴受力分析第56-58页
     ·冲裁速度对曲轴受力的影响第56-57页
     ·气压值对曲轴受力的影响第57页
     ·冲裁力对曲轴受力的影响第57-58页
   ·压力机下死点精度分析第58-61页
     ·冲裁速度对下死点波形的影响第59页
     ·连杆刚度对下死点波形的影响第59-60页
     ·间隙刚度对下死点波形的影响第60页
     ·间隙阻尼对下死点波形的影响第60页
     ·间隙大小对下死点波形的影响第60-61页
   ·压力机动平衡优化设计第61-62页
     ·目标函数的选取第61页
     ·设计变量第61-62页
     ·约束条件第62页
     ·优化仿真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门加工中心进给系统温度场与热变形研究
下一篇:高速压力机关键参数对其振动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