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基本概念 | 第13-16页 |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 | 第13-14页 |
·高校教师职业特征 | 第14-15页 |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 | 第15-16页 |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绩效管理内涵 | 第16页 |
·绩效管理的流程 | 第16-18页 |
·绩效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 第18-21页 |
第3章 二级管理体制下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 第21-27页 |
·二级管理体制下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 第21页 |
·二级管理体制下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教师绩效管理没有体现学院的主体地位 | 第22页 |
·校、院二级对教师绩效管理权责划分不清 | 第22页 |
·学院层级基础性管理环节薄弱,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 第22-23页 |
·学校缺乏对学院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 第23页 |
·只注重绩效考核,轻视绩效管理 | 第23-24页 |
·造成二级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 | 第24-27页 |
·高层管理者对二级管理体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仍然实行集权管理 | 第24-25页 |
·学校人事部门没有厘清和学院领导在教师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 第25页 |
·教师绩效管理缺乏沟通、缺乏教师的有效参与 | 第25-26页 |
·校、院二级教师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26-27页 |
第4章 浙江省Z大学教师绩效管理案例 | 第27-36页 |
·浙江省Z大学基本情况概述 | 第27-29页 |
·Z大学历史沿革 | 第27-28页 |
·Z大学二级管理体制背景分析 | 第28-29页 |
·Z大学教师绩效管理机制介绍 | 第29-32页 |
·Z大学二级管理体制基本原则、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Z大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 | 第30-32页 |
·对Z大学教师绩效管理机制的评价 | 第32-36页 |
·Z大学教师绩效管理机制的优点 | 第32-33页 |
·Z大学教师绩效管理机制的缺点 | 第33-36页 |
第5章 国外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36-41页 |
·国外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介绍 | 第36-38页 |
·西方国家高校教师绩效管理 | 第36-37页 |
·亚洲国家高校教师绩效管理 | 第37-38页 |
·国外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8-41页 |
·从立法层面确立绩效管理制度 | 第38页 |
·创新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重视绩效评价结果,引入竞争机制 | 第39页 |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机构 | 第39-41页 |
第6章 二级管理体制下创新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对策 | 第41-49页 |
·从立法层面确立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 | 第41页 |
·校、院两级领导要树立教师绩效管理理念,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第41-43页 |
·合理划分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权限,完善校、院二级人事管理体制 | 第43-44页 |
·强化学院的教师绩效管理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绩效管理能力建设 | 第44页 |
·创新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 | 第44-46页 |
·加强教师绩效沟通与改进,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