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律视角的中国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图表目录 | 第14-15页 |
1 引言 | 第15-44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7-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范围 | 第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21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1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页 |
·不足之处 | 第21页 |
·理论基础 | 第21-44页 |
·基本概念 | 第22-27页 |
·法理分析 | 第27-33页 |
·法经济学分析 | 第33-4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44-6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44-53页 |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 第44-52页 |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52-5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53-66页 |
·关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社会保险法》的理论述评 | 第54-57页 |
·关于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 第57-66页 |
3 国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变迁与启示 | 第66-97页 |
·西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66-73页 |
·济贫法时期 | 第66-68页 |
·社会保障法阶段 | 第68-71页 |
·福利国家阶段 | 第71-73页 |
·国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比较 | 第73-91页 |
·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第73-85页 |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第85-89页 |
·各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比较 | 第89-91页 |
·国外社会保障法律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91-97页 |
4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第97-132页 |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历程 | 第97-109页 |
·初建阶段(1949-1958年) | 第97-99页 |
·调整完善阶段(1958-1966年) | 第99页 |
·停滞阶段(1967-1977年) | 第99-100页 |
·法律制度再发展阶段(1978至2010年) | 第100-108页 |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施行(2010年以来) | 第108-109页 |
·小结 | 第109页 |
·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二元对立及其弊端 | 第109-118页 |
·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二元对立 | 第110-112页 |
·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二元对立的弊端 | 第112-118页 |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分析 | 第118-131页 |
·城乡二元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 第118-124页 |
·城乡二元的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 第124-126页 |
·城乡二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 第126-128页 |
·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第128-131页 |
·小结 | 第131-132页 |
5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目标与路径分析 | 第132-144页 |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目标 | 第132-135页 |
·远期目标 | 第132-133页 |
·现阶段目标 | 第133-135页 |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形成的原因 | 第135-139页 |
·中国工业化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 | 第135-136页 |
·二元社会结构 | 第136-137页 |
·二元经济结构 | 第137-139页 |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径分析 | 第139-140页 |
·社会保障权利的城乡统筹 | 第139页 |
·社会保障立法理念的城乡统筹 | 第139-140页 |
·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城乡统筹 | 第140页 |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现条件 | 第140-143页 |
·法律依据 | 第140-141页 |
·经济基础 | 第141-142页 |
·现实基础 | 第142-143页 |
·小结 | 第143-144页 |
6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144-164页 |
·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144-148页 |
·公平原则 | 第145-146页 |
·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原则 | 第146页 |
·基本权利保障原则 | 第146-147页 |
·小结 | 第147-148页 |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 | 第148-159页 |
·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 第148-155页 |
·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 第155-156页 |
·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 第156-157页 |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第157-159页 |
·健全与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 第159-164页 |
·完善司法保障措施 | 第159页 |
·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相衔接 | 第159-160页 |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 第160-162页 |
·接轨国际社会保障立法 | 第162-164页 |
7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对特殊群体的关注 | 第164-182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第164-172页 |
·法律概念与法律地位 | 第165-167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67-169页 |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第169-172页 |
·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第172-182页 |
·中国农民工的产生 | 第172-173页 |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现状 | 第173-177页 |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 第177-178页 |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 第178-182页 |
8 结论 | 第182-18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84-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7页 |
后记 | 第197-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