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18页 |
·藓羽藻转基因研究的生物学基础 | 第8-10页 |
·藓羽藻的生物学特性 | 第8页 |
·藓羽藻的生活史 | 第8-9页 |
·藓羽藻原生质体团聚再生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藓羽藻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原核藻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1页 |
·真核藻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农杆菌遗传转化的机理 | 第13-14页 |
·农杆菌的宿主范围 | 第14-15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 | 第15页 |
·影响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17-18页 |
2 藓羽藻凝集素在原生质体团聚中的功能研究 | 第18-31页 |
·材料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5页 |
·荧光定量PCR检测凝集素在团聚过程中的变化 | 第18-22页 |
·免疫印迹法检测凝集素基因在团聚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 | 第22-24页 |
·凝集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 第22-24页 |
·凝集素抗体对藓羽藻原生质体团聚的影响 | 第24页 |
·Western Blotting检测凝集素在团聚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水平 | 第24页 |
·免疫胶体金检测凝集素在藓羽藻细胞中的分布 | 第24-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28页 |
·藓羽藻抗血清抑制原生质体的团聚 | 第25页 |
·凝聚素基因在团聚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表达分析 | 第25-26页 |
·凝聚素基因在团聚不同发育阶段的翻译表达分析 | 第26-27页 |
·凝聚素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1页 |
·细胞器的团聚及抑制机制 | 第28-29页 |
·原生质体各个发育阶段凝集素的相对表达情况 | 第29页 |
·凝集素在藻体中的分布 | 第29-30页 |
·团聚机制的假说 | 第30-31页 |
3 农杆菌介导的藓羽藻基因转化研究 | 第31-45页 |
·材料 | 第31-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凝集素侧翼序列 | 第33-34页 |
·表达载体Ti质粒的构建 | 第34-36页 |
·根瘤农杆菌EHA105的转化 | 第36页 |
·根瘤农杆菌LBA4404的转化 | 第36-37页 |
·农杆菌转染藓羽藻原生质体 | 第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3页 |
·凝集素基因全序列及侧翼序列 | 第37-39页 |
·Ti质粒的构建 | 第39-43页 |
·不同菌株侵染效果的比较 | 第43页 |
·藓羽藻再生植株标记基因的鉴定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农杆菌Ti质粒的构建 | 第43-44页 |
·藓羽藻原生质体作为转基因受体的可行性 | 第44页 |
·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藓羽藻转基因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44-45页 |
4 展望 | 第45-46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7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