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第9-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研究述评 | 第17页 |
| 3 创新点、方法、存在的不足 | 第17-19页 |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主要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1 两型农业理论与生态足迹理论 | 第19页 |
| 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 3 配弟一克拉克定理 | 第20-21页 |
| 4 二元经济理论 | 第21页 |
| 5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的产值贡献和生态代价 | 第23-28页 |
| 1 基于生态足迹的农业结构优化评估模型构建 | 第24-25页 |
| 2 农业生态足迹、产值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 第25-26页 |
| 3 农业效益足迹计算与分析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5页 |
| 1 内部因素 | 第28-29页 |
| ·农户属性特征 | 第28-29页 |
| ·农户观念问题 | 第29页 |
| ·家庭人力资源储备 | 第29页 |
| 2 外部因素 | 第29-35页 |
| ·自然条件 | 第29-31页 |
| ·地形和土壤 | 第29-30页 |
| ·气候 | 第30页 |
| ·地理区位 | 第30-31页 |
| ·基础设施建设 | 第31页 |
| ·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 第31-32页 |
| ·经营机制 | 第32页 |
|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 第32页 |
| ·国家相关政策 | 第32-33页 |
| ·劳动力机会成本 | 第33-34页 |
| ·其他因素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国外借鉴 | 第35-38页 |
| 1 国外农业结构调整状况 | 第35-36页 |
| ·多种农牧产业综合发展 | 第35页 |
| ·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共同发展结构 | 第35页 |
|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第35-36页 |
| ·发展有机农业 | 第36页 |
| ·发展立体农业 | 第36页 |
| 2 国外经验借鉴 | 第36-38页 |
| ·试点经营,调整结构 | 第36-37页 |
| ·根据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第37页 |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产品结构合理调整 | 第37页 |
| ·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开拓国内外市场 | 第37页 |
| ·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发展立体农业 | 第37-38页 |
| 第六章 基于两型导向的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 第38-41页 |
| 1 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 | 第38-39页 |
| 2 依靠农业技术升级,推进农业两型化种植 | 第39页 |
| 3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快两型农业信息化建设 | 第39页 |
| 4 加快湖南农业两型化的支撑体系建设 | 第39-41页 |
| ·加大资金投入 | 第39页 |
| ·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 第39-40页 |
| ·加快组织体系建设 | 第40页 |
| ·注重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作者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