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建制沿革与职能的转变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一、乡里制度及其功能的变迁与沿革 | 第8-15页 |
(一) 皇权止于县政 | 第8-9页 |
(二) 秦汉时期的乡里组织 | 第9-10页 |
(三) 唐中叶至清末的乡里组织 | 第10-12页 |
1. 乡里组织的特征 | 第10-11页 |
2. 宋代乡村管理的空缺 | 第11页 |
3. 元代恢复乡官之尝试 | 第11页 |
4. 明代里甲制 | 第11页 |
5. 清代里甲与乡地组织 | 第11-12页 |
(四) 20世纪乡村组织的变革 | 第12-15页 |
1. 国民党的保甲制与新县制 | 第12-13页 |
2. 新中国乡村管理 | 第13-15页 |
二、基层政权的特殊模式——人民公社 | 第15-19页 |
(一) 人民公社制度的作用 | 第15-16页 |
(二) 人民公社制度的缺陷 | 第16-19页 |
三、乡政村治模式评析 | 第19-24页 |
(一) “乡政村治”模式的优势 | 第19-21页 |
(二) “乡政村治”模式的缺陷 | 第21-24页 |
1. 政绩标准与政府权力的扩张 | 第21-22页 |
2. 乡镇政府的传统管理方式 | 第22页 |
3. 乡镇政府的机构膨胀冗员增加 | 第22-23页 |
4. 农民负担沉重 | 第23-24页 |
四 后税费时代对乡镇政府职能的影响 | 第24-29页 |
(一)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综合改革 | 第24-25页 |
(二) 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 第25-29页 |
1. 乡镇政府事权和财权失衡 | 第25-26页 |
2. 乡镇政府的悬浮化 | 第26-27页 |
3. “合乡并镇”导致政府服务能力下降 | 第27页 |
4. 乡政村治关系龃龉 | 第27-28页 |
5. 工作人员“民”本意识淡漠 | 第28-29页 |
五、乡镇政府改革对策 | 第29-31页 |
(一) 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第29页 |
(二) 继续完善分税制改革 | 第29-30页 |
(三) 转换乡镇政府结构 | 第30页 |
(四) 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重点 | 第30-31页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