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空间物理论文--电离层物理论文

电离层闪烁的建模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引言第12-18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电离层闪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电离层闪烁研究现状第14-15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5-18页
2 电离层闪烁问题的研究第18-32页
   ·电离层闪烁简介第18页
   ·闪烁的特征第18-23页
     ·电离层闪烁的全球分布第19页
     ·电离层闪烁随地方时的变化第19-20页
     ·电离层闪烁随季节的变化第20-21页
     ·电离层闪烁和太阳活动强弱及年份的变化关系第21-23页
   ·研究电离层闪烁的必要性第23-25页
   ·电离层闪烁基本知识第25-27页
     ·闪烁的概念第25-26页
     ·电离层闪烁指数第26-27页
   ·电离层闪烁产生的原因第27-28页
   ·不规则体的概念及几种常见形式第28-32页
     ·磁赤道F区不规则体第29页
     ·赤道电离层E区不规则体第29-32页
3 闪烁模型的建立第32-42页
   ·电离层闪烁基础理论第32-35页
     ·不规则体密度谱分析第32-33页
     ·闪烁理论分析第33-35页
   ·电离层闪烁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传统抛物线方程的建立第35-36页
     ·多相位屏技术的引入第36-37页
   ·算法的设计第37-40页
     ·传统抛物线近似解第37-38页
     ·抛物线方程的宽角近似第38-39页
     ·两种近似的比较第39-40页
   ·闪烁相位的推导第40-41页
     ·相位功率谱和电子密度功率谱的关系第40-41页
     ·多相位屏的生成第41页
   ·要说明的问题第41-42页
4 闪烁效应的仿真分析第42-64页
   ·仿真模拟环境的设置第42-43页
   ·幅度闪烁效应的仿真分析第43-49页
     ·幅度闪烁与电子密度变化率的关系第43-45页
     ·幅度闪烁和不规则体尺度的关系第45-46页
     ·幅度闪烁和入射波频率的关系第46-47页
     ·幅度闪烁和功率指数p的关系第47-48页
     ·幅度闪烁和太阳通量变化的关系第48-49页
   ·相位闪烁效应的仿真分析第49-55页
     ·相位闪烁和电子密度变化率的关系第49-51页
     ·相位闪烁和不规则体尺度的关系第51-52页
     ·相位闪烁和入射波频率的关系第52-53页
     ·相位闪烁和功率指数p的关系第53-54页
     ·相位闪烁和太阳通量的关系第54-55页
   ·仿真结果的验证以及和实际数据的比较第55-62页
     ·比较条件的设置第55-56页
     ·仿真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功率谱与已有观测的比较第56-59页
     ·仿真信号的幅值与观测的比较第59-62页
   ·小结第62-64页
5 仿真软件设计第64-72页
   ·概述第64页
   ·软件需求分析及功能说明第64-66页
     ·需求分析第65页
     ·软件开发环境及功能第65-66页
   ·软件模块划分及功能介绍第66-67页
   ·软件的关系图及工作流程第67-68页
   ·软件界面实际效果图第68-72页
6 总结和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录A第80-82页
附录B第82-84页
作者简历第84-8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弯曲不敏感光纤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机建模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