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灰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铝电解工业概况 | 第12页 |
| ·铝灰的产生 | 第12-14页 |
| ·铝灰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现状 | 第14-17页 |
| ·回收铝 | 第14页 |
| ·制备陶瓷清水砖 | 第14页 |
| ·铝灰和粉煤灰合成Sialon粉 | 第14-15页 |
| ·生产烧结材料 | 第15页 |
| ·生产棕刚玉 | 第15页 |
| ·合成聚合氯化铝 | 第15-16页 |
| ·生产硫酸铝 | 第16页 |
| ·生产吸附剂 | 第16页 |
| ·合成油墨用氧化铝 | 第16-17页 |
| ·路用材料 | 第17页 |
| ·合成介孔分子筛 | 第17页 |
| ·其它用途 | 第17页 |
| ·国内外从铝灰中回收铝的处理方法 | 第17-21页 |
| ·国外铝灰处理的方法 | 第17-18页 |
| ·国内铝灰处理的状况 | 第18-21页 |
| ·热处理回收法的介绍 | 第19-20页 |
| ·冷处理回收法的介绍 | 第20-21页 |
| ·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选题意义 | 第21-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一次铝灰的利用 | 第23-38页 |
| ·热铝灰处理 | 第23-24页 |
| ·冷铝灰处理 | 第24-25页 |
| ·除尘 | 第25页 |
| ·输送、提升和给料 | 第25页 |
| ·一次铝灰处理的生产工艺 | 第25-30页 |
| ·熔铸炉扒渣前的处理 | 第25-27页 |
| ·出炉后的热铝灰的运输 | 第27页 |
| ·热铝灰铝液回收 | 第27-28页 |
| ·热铝灰冷渣破碎 | 第28-29页 |
| ·冷铝灰运输提升处理 | 第29页 |
| ·球磨机磨碎处理 | 第29页 |
| ·控制进料粒度 | 第29页 |
| ·降低铝灰水分 | 第29页 |
| ·保证钢球装填量及其级配 | 第29页 |
| ·筛分处理 | 第29-30页 |
| ·除尘处理 | 第30页 |
| ·化验 | 第30页 |
| ·铝灰处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 第30-38页 |
| ·产品产量与质量 | 第30-33页 |
| ·设备运行状况 | 第33-34页 |
| ·环境影响评价 | 第34页 |
|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 第34-38页 |
| ·经济效益 | 第35-37页 |
| ·社会效益 | 第37-38页 |
| 第3章 二次铝灰的利用 | 第38-69页 |
| ·直接加入到电解槽中的研究 | 第38-45页 |
| ·铝灰成份 | 第38-39页 |
| ·试验方案 | 第39页 |
|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 ·试验监测项目 | 第39页 |
| ·添加铝灰对铝液质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 ·对铝液硅含量的影响(试验天数35天) | 第39-42页 |
| ·对铝液铁含量的影响 | 第42页 |
| ·添加铝灰对技术条件的影响 | 第42-44页 |
| ·电压的影响 | 第42-44页 |
| ·对分子比、电效的影响 | 第44页 |
| ·对其它技术条件的影响 | 第44页 |
| ·添加铝灰的收益 | 第44页 |
| ·试验结论 | 第44-45页 |
| ·制作阳极保护环 | 第45-69页 |
| ·二次铝灰成分 | 第45-46页 |
| ·铝灰保护环成分 | 第46-47页 |
| ·铝灰保护环对铁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铝灰环保护效果研究 | 第48-54页 |
| ·试验方式 | 第48页 |
| ·测试数据分析 | 第48-51页 |
| ·稳定性研究 | 第51页 |
| ·形态研究 | 第51-52页 |
| ·离散度研究 | 第52-53页 |
| ·中心趋势研究 | 第53-54页 |
| ·阶段性结论 | 第54页 |
| ·铝灰环与碳素环保护效果对比分析 | 第54-67页 |
| ·试验方式 | 第54页 |
| ·测试数据分析 | 第54-65页 |
| ·保护效果分析 | 第65-67页 |
| ·经济价值分析 | 第67-69页 |
| ·腐蚀损失计算 | 第67页 |
| ·保护环成本 | 第67页 |
| ·各种保护环的节约价值 | 第67页 |
| ·其它 | 第67-69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