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 | 第14-15页 |
·草地过滤带研究综述 | 第15-29页 |
·草地过滤带的定义及构建要素 | 第15页 |
·草地过滤带对径流污染物的截留效应 | 第15-20页 |
·草地过滤带截留径流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 第20-25页 |
·径流污染物在草地过滤带中的截留机理 | 第25-26页 |
·截留污染物在草地过滤带中的迁移转化 | 第26-28页 |
·植被过滤带截留径流污染物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我国植被过滤带的研究概况 | 第29-30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30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模拟径流条件下草地过滤带对无机污染物的截留效应 | 第32-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实验系统构建 | 第32-33页 |
·实验方案 | 第33-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草地过滤带滞缓径流作用 | 第35-36页 |
·植被条件对污染物截留的影响识别 | 第36-38页 |
·进水浓度对径流污染物截留的影响识别 | 第38-40页 |
·污染物的截留过程分析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模拟径流下草地过滤带截留无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系统构建 | 第44页 |
·实验方案 | 第44-45页 |
·数据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地表径流颗粒态污染物及COD_(Mn)去除率的正交分析 | 第46-49页 |
·地表径流溶解态污染物去除率的正交分析 | 第49-50页 |
·正交实验结果讨论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模拟径流下草地过滤带土壤渗流无机污染物的截留效应 | 第53-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实验系统构建 | 第53页 |
·实验方案 | 第53-54页 |
·数据分析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3页 |
·系统渗流悬浮颗粒物的截留特征 | 第54-55页 |
·系统渗流氮素的截留特征 | 第55-58页 |
·系统渗流磷素的截留特征 | 第58-61页 |
·系统渗流COD_(Mn)的截留特征 | 第61-62页 |
·系统渗流电导率和pH值的变化特征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模拟径流下草地过滤带中有机农药化合物的截留效应 | 第65-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实验系统构建 | 第66页 |
·实验方案 | 第66-68页 |
·样品分析方法 | 第68-69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69页 |
·数据分析 | 第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81页 |
·地表径流悬浮颗粒物的截留特征 | 第69-71页 |
·地表径流溶解相阿特拉津和百菌清的截留特征 | 第71-76页 |
·地表径流吸附相阿特拉津和百菌清的截留特征 | 第76-79页 |
·系统渗流溶解相阿特拉津和百菌清的截留特征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人工降雨条件下草地过滤带对无机污染物的截留效应 | 第82-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径流小区介绍 | 第82-84页 |
·实验方案 | 第84-85页 |
·数据分析 | 第8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5-89页 |
·过滤带的坡面土壤水分入渗 | 第85-86页 |
·草地过滤带中悬浮物的截留特征 | 第86-87页 |
·草地过滤带中氮素的截留特征 | 第87-88页 |
·草地过滤带中磷素的截留特征 | 第88-89页 |
·草地过滤带中COD_(Mn)的截留特征 | 第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人工降雨条件下草地过滤带对有机农药污染物的截留效应 | 第90-9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径流小区介绍 | 第90-91页 |
·实验方案 | 第91页 |
·样品分析方法 | 第91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91页 |
·数据分析 | 第91-9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2-96页 |
·草地过滤带中溶解相阿特拉津的截留特征 | 第92-93页 |
·草地过滤带中溶解相百菌清的截留特征 | 第93-95页 |
·草地过滤带中吸附相阿特拉津和百菌清的截留特征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2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悬浮物及氮磷营养盐在草地过滤带中的截留特征 | 第98-99页 |
·有机农药化合物在草地过滤带中的截留特征 | 第99-100页 |
·模拟径流条件下系统渗流过程中污染物的截留特征 | 第10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0页 |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