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繁殖的关键环境因子及适宜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鱼类繁殖水文条件研究 | 第16页 |
·鱼类栖息地水动力特征研究 | 第16-18页 |
·鱼类栖息地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水利工程对鱼类繁殖活动的影响研究 | 第19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华鲟概况 | 第23-29页 |
·中华鲟淡水生活区域概况 | 第23-24页 |
·中华鲟习性 | 第24-26页 |
·中华鲟主要产卵场分布 | 第26页 |
·影响中华鲟繁殖的主要环境因子 | 第26-27页 |
·中华鲟产卵场假说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华鲟繁殖期水文因子适宜性 | 第29-47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29页 |
·中华鲟繁殖期水位条件 | 第29-36页 |
·中华鲟历史产卵场水位条件 | 第29-32页 |
·葛洲坝中华鲟产卵场水位条件 | 第32-35页 |
·中华鲟繁殖期的水位条件 | 第35-36页 |
·中华鲟繁殖期流量条件 | 第36-40页 |
·中华鲟历史产卵场流量条件分析 | 第36-37页 |
·葛洲坝中华鲟产卵场流量条件分析 | 第37-39页 |
·中华鲟繁殖的流量需求分析 | 第39-40页 |
·中华鲟繁殖期泥沙条件 | 第40-46页 |
·中华鲟历史产卵场泥沙条件分析 | 第40-42页 |
·葛洲坝中华鲟产卵场泥沙条件分析 | 第42-44页 |
·中华鲟繁殖的泥沙条件需求分析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华鲟繁殖水温因子适宜性 | 第47-58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47-49页 |
·研究数据 | 第47-48页 |
·水温积温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中华鲟繁殖期水温条件 | 第49-53页 |
·中华鲟历史产卵场水温条件分析 | 第49-50页 |
·葛洲坝中华鲟产卵场水温条件分析 | 第50-52页 |
·中华鲟繁殖期的水温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中华鲟繁殖的积温分析 | 第53-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中华鲟产卵水动力条件适宜性 | 第58-89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58-63页 |
·研究数据 | 第58-59页 |
·水动力学模型 | 第59-61页 |
·主要描述指标 | 第61-62页 |
·适宜栖息面积评价方法 | 第62-63页 |
·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学模型 | 第63-70页 |
·中华鲟产卵水动力条件分析 | 第70-81页 |
·中华鲟栖息适宜流速分析 | 第71-76页 |
·中华鲟栖息适宜水深分析 | 第76-78页 |
·中华鲟栖息适宜佛汝德数数分析 | 第78-80页 |
·产卵场分区水动力特征分析 | 第80-81页 |
·中华鲟产卵场适宜性评价 | 第81-86页 |
·中华鲟繁殖活动对适宜性的响应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水利工程对中华鲟繁殖的影响 | 第89-123页 |
·主要水利工程介绍 | 第89-90页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 第89页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 第89页 |
·二滩水利枢纽工程 | 第89-90页 |
·数学模型方法 | 第90-93页 |
·水利工程运行对中华鲟繁殖条件的影响讨论 | 第93-111页 |
·水利工程对产卵场水文条件的影响 | 第94-104页 |
·水利工程对水温条件的影响 | 第104-111页 |
·各水文因子在中华鲟繁殖活动中的影响讨论 | 第111-117页 |
·葛洲坝下中华鲟繁殖活动推迟的讨论 | 第117-121页 |
·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总结 | 第123-1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23-12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4-125页 |
·展望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附录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