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大学生社工队伍建设--以广州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现实意义第10页
   ·研究综述第10-13页
     ·发达地区社工队伍发展及研究概述第10-13页
     ·我国社工队伍发展及研究概述第13页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研究框架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7页
第2章 研究开展的概念及理论依据第17-23页
   ·概念界定第17-18页
     ·社会工作第17页
     ·职业第17-18页
     ·社会工作职业化第18页
     ·大学生社区社工、传统社区工作者及其区别第18页
   ·理论依据第18-23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8-20页
     ·双因素理论第20-21页
     ·公平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广州市大学生社工的现状第23-27页
   ·广州市大学生社工队伍建设的发展现状第23页
   ·广州市大学生社工队伍的发展趋势第23-27页
     ·工资待遇增长化第23-24页
     ·福利保障多样化第24-25页
     ·薪酬标准明细化第25-27页
第4章 大学生社工队伍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第27-33页
   ·大学生社工实际工作的遭遇第27-29页
     ·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同度不高第27页
     ·权责不明晰,薪资水平较低第27-28页
     ·发展空间不明确,职业前景堪忧第28-29页
   ·相关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第29-30页
     ·居委会变革力度不够第29页
     ·财政机制尚不完善,缺资金支持第29-30页
     ·缺乏保障政策的监管制度第30页
   ·大学生社工个人原因第30-33页
     ·社会阅历浅,实践能力较弱第30-31页
     ·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较差第31页
     ·心里预期过高,缺乏清晰的职业认知第31-33页
第5章 促进大学生社区社工队伍健康发展的对策第33-39页
   ·社区职能的转型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第33-35页
     ·施行社区自治,明确居委会职能第33-34页
     ·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第34页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第34-35页
   ·完善生存保障性措施第35-36页
     ·为异地大学生社工提供住房保障第35页
     ·协助其选择合理的岗位第35页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第35-36页
   ·满足大学生社工较高层次需求第36-37页
     ·完善社工机制,打造社工品牌第36页
     ·开展社区活动,缓解紧张生活第36-37页
     ·建立第三方组织,促进交流进步第37页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37-39页
     ·准确定位,认清自我第37-38页
     ·全面考虑,慎重决定第38-3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39-41页
   ·结论第39页
   ·展望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研究
下一篇: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