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设计在陶艺创作中的应用性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6-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 第2章 “陶”在创作中材质的表现力及文化载体功能 | 第10-21页 |
| ·陶艺的发展简史及概况 | 第10-11页 |
| ·陶本身具有的特性 | 第11-17页 |
| ·陶材质的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 | 第11-12页 |
| ·陶的材料肌理的视觉模仿性 | 第12-15页 |
| ·陶的极强的可塑性及广泛的应用性 | 第15-17页 |
| ·陶本身呈现的艺术美感和文化载体功能 | 第17-21页 |
| 第3章 构成设计的美学法则在陶艺创作中的创作意识 | 第21-27页 |
| ·构成设计起源和发展 | 第21-22页 |
| ·构成设计的基本法则 | 第22-27页 |
| 第4章 构成设计在公共环境陶艺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 第27-37页 |
| ·环境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必然性 | 第27页 |
| ·构成设计在大体量的陶艺创作中的应用性分析 | 第27-37页 |
| ·建筑外立面装饰性陶艺创作 | 第28-29页 |
| ·建筑室内外陶艺壁画创作 | 第29-32页 |
| ·户外雕塑与装置型环境陶艺创作 | 第32-34页 |
| ·园林景观型环境陶艺创作 | 第34-37页 |
| 第5章 构成设计在小体量的陶艺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 第37-49页 |
| ·创意型陶艺创作 | 第37-39页 |
| ·创意型陶艺蕴含的商业因素 | 第37页 |
| ·创意型陶艺创作的市场定位 | 第37-38页 |
| ·“观物取象”的创意思维 | 第38页 |
| ·生产技术革新的“物性美” | 第38-39页 |
| ·纯艺术型陶艺创作 | 第39-44页 |
| ·“象形取意”的创意思维 | 第39-40页 |
| ·纯艺术性陶艺的创作手法 | 第40-44页 |
| ·自然陶质表现型陶艺创作 | 第44-49页 |
| ·陶艺创作的“莫里斯”情节 | 第44-45页 |
| ·展现泥性之美的创作手法 | 第45-47页 |
| ·陶艺创作的表面纹饰处理 | 第47-49页 |
| 第6章 构成设计在陶艺创作中的前景展望和总结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图表目录 | 第58-6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