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地方财政健康问题研究--以成都市***区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导论 | 第13-22页 |
·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有利于理清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关系 | 第14-15页 |
·有利于明确地方政府职能 | 第15-16页 |
·有利于优化地方财政收支结构 | 第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对地方财政健康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国内对地方财政健康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地方财政健康问题的理论框架 | 第22-29页 |
·地方政府的概念 | 第22-23页 |
·西方财政分权理论的简介 | 第23-25页 |
·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国内财政分权理论 | 第25-29页 |
·基本指导思想:“集权为主、分权为辅” | 第25页 |
·基本原则:事权与财权相统一 | 第25-26页 |
·基本内容 | 第26-29页 |
3. 统筹城乡背景下地方财政健康指标设定 | 第29-36页 |
·统筹城乡背景下地方财政健康的定义 | 第29页 |
·统筹城乡背景下地方财政健康指标设立遵循的原则 | 第29-30页 |
·重要性 | 第29-30页 |
·可量化性 | 第30页 |
·可操作性 | 第30页 |
·可比性 | 第30页 |
·互补性 | 第30页 |
·统筹城乡背景下地方财政收入能力指标的设定 | 第30-33页 |
·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 第31页 |
·地方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 第31-32页 |
·税收贡献率 | 第32页 |
·财源集中度 | 第32页 |
·税收的产业集中度 | 第32-33页 |
·税收的行业集中度 | 第33页 |
·一般预算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 | 第33页 |
·统筹城乡背景下地方财政支出需要指标的设定 | 第33-36页 |
·财政自给率 | 第34页 |
·地方财政支出弹性系数 | 第34-35页 |
·民生支出率 | 第35-36页 |
4. 城乡统筹背景下***区财政健康评价 | 第36-60页 |
·***区简介 | 第36页 |
·***区经济概况 | 第36-38页 |
·地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 第36-37页 |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逐渐成为支柱 | 第37-38页 |
·***区财政健康指标计算 | 第38-60页 |
·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 第38-41页 |
·地方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 第41-42页 |
·税收贡献率 | 第42-47页 |
·财源集中度 | 第47-49页 |
·税收的产业集中度 | 第49-53页 |
·税收的行业集中度 | 第53-55页 |
·一般预算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 | 第55-56页 |
·地方财政自给率 | 第56页 |
·地方财政支出弹性系数 | 第56-57页 |
·民生支出率 | 第57-60页 |
5. ***区财政健康状况分析 | 第60-64页 |
·地方本级财政收入逐年增加 | 第60页 |
·地方财政收、支弹性系数协调 | 第60-61页 |
·税源集中并增速快 | 第61页 |
·税收产业和行业集中度高 | 第61-62页 |
·一般预算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 | 第62-63页 |
·民生支出率较高 | 第63-64页 |
6. 改善地方财政健康状况的建议 | 第64-72页 |
·改善***区财政健康状况的建议 | 第64-68页 |
·保持旧税源,开拓新税源 | 第64-66页 |
·加强税收管理 | 第66-67页 |
·进一步完善地方分税制 | 第67-68页 |
·对于促进地方财政健康的进一步思考 | 第68-72页 |
·打造支柱产业,培养税源 | 第68页 |
·城乡统筹发展下地方政府事权划分 | 第68-70页 |
·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收入 | 第70页 |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 第70-71页 |
·完善转移支付体系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后记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